P-51战斗机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引擎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对于欧洲与太平洋战区战略轰炸护航最重要的机种,并且一直使用到 为止。美国北美飞机公司的“野马”战斗机最初应邀为英国研制,装英国“梅林”发动机。
年10月26日首飞,公司型号NA-73。年8月首先提供英国空军使用,美军以XP-51的型号试用。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P-51才正式被美军采用。年4月,美军首先装备照相侦察型,6月装备攻击型A-36。
随后,战斗型P-51A、P-51B、P-51C、P-51D先后投入批生产,广泛用于欧亚战场,是二战后期性能 的活塞式战斗机。后改称F-51。二战后仍有不少国家使用。
一、产品规格二、产品解析不同于MENG的坦克模型都是CG渲染图,LS战机系列都是绘画封绘,画风细腻,运笔娴熟,应该也是某位大师作品。
板件预览(节选)
板件比较简洁,包含5板PS塑胶板件与1板透明件。全机刻线都采用了凹线雕刻。细看还有粗细、深浅的区别。各种检修舱盖都有表现。机身内侧驾驶舱细节采用浮雕的方式来表现。野马标志性的机腹进气道。根据实际构造,铆钉也用凹钉与凸钉两种方式来表现。起落架舱是一体式的,内部有不错的细节。F板:透明件,透明度相当高,只可惜舱盖中间有一条合模线需要打磨。一大张水贴。意大利品质,实在是良心。板件总结:
这款模型的板件数量并不多,全机采用凹线凹钉凸钉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实机复杂的蒙皮效果,刻画惟妙惟肖,不过部分零件还是有比较肉的感觉。至于免胶拼装的效果怎么样,我们来看看素组测评。
素组简评
飞机模型首先当然是从驾驶舱开始,下图看到的就是仪表板的组合方式,免胶拼装基本就是靠这种插榫结构来实现。组合之后非常稳固。飞行座椅,这里出现了 个需要用胶水的部位,就是座椅的头枕,除此之外都不要胶水即可组装。所有驾驶室的零部件。注意看插榫结构。驾驶室组装完成。接着就开始组装机身,所有内部零件都有插榫固定住。插榫结构。螺旋桨的组装。依然不需要胶水。完成好的螺旋桨。与机身组合,也是插榫结构。然后就可以左右合并了。组合之后定位准确,松紧适中。由于垂尾太薄的原因无法做插榫,所有组合之后无法做到合拢,所以这里必须使用胶水粘合。机身内部。副起落架舱门是固定打开状态的,无法做到收起状态。引擎舱上部整流罩,由于太紧的原因,无法完全吻合,上胶水即可轻松合并。起落架的轮毂与轮胎太紧,卡不进去,稍稍打磨即可正常组装。与起落架舱组合在一起。插榫结构细节。和下翼组装。然后组合所有翼片。襟翼的角度是固定的。这个零件太紧,无法完全吻合,需要上胶水强行粘接。这时将机翼与机身组合。组合度一级棒,严丝合缝!另一边一样。这个是机腹进气道,进气口零件需要粘接,否则无法组装。引擎舱下部。起落架舱盖。套件提供了三种挂件,两种油箱一种炸弹。挂架,那么小的零件还有两个水口要处理,小心崩飞遗失。机腹完成。由于左右机身尾部无法合拢,所以垂尾也无法免胶安装;平尾则简单,直接插上。 安装上透明舱盖就完成素组了。可自由打开与关闭。
素组完成
素组成品
总结
首先这款模型 的亮点就是丰富的表面细节了,给模型带来了很大的细节提升。
另一个亮点就是免胶拼装的方式,通过素组,可以说整机98%的结构可以不用胶水即可完成组装,免胶拼接名不虚传。但是,由于插榫结构的特点,和塑料材质本身容易变形等原因,导致如果完全不用胶水,可能会达不到完美的素组状态。多处地方组合度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内部的插榫干扰,导致组合不是非常完美。所以,如果玩家要想达到完美的素组效果,胶水还是必不可少的。
这款产品作为军模向免胶拼装方式发展的一个探索产品来说,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较高要求的玩家,可能会对其真实的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所以在插榫结构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改动或者舍弃。对于没有内构要求的玩家,这款MENG的免胶P-51D野马战斗机论其丰富细腻的刻线和铆钉、简单上手的制作过程,还是非常不错的,值得推荐。
后台回复“评测”可以得到更多~
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分享至朋友圈
也别忘记订阅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