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前脸较为醒目的一部分,进气格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辆车的风格——或前卫、或动感、或豪华。大部分知名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进气格栅设计,例如劳斯莱斯的“神殿”、JEEP的“七孔”、宝马的“双肾”、红旗的“折扇”、雷克萨斯的“纺锤”等,这些都是闻名遐迩的进气格栅设计。
从功能上来说,自汽车开始使用前置发动机设计起,进气格栅就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其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进气和散热。一方面,发动机做工需要吸入空气,所以要在车头留有“开口”;另一方面,在发动机温度上来之后,这个“开口”又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不过,随着汽车业逐渐向电动化转型,电动汽车的新架构为设计师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不过,不同汽车厂商对于电动汽车的进气格栅该如何设计,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极简主义盛行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进气格栅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答案。目前,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都选择保留进气格栅。毕竟,虽然电动汽车的确不像内燃机汽车那样会产生大量热量,但电动汽车依然需要通过空气流动来冷却电机和电池,特别是那些高性能电动汽车。不过,很多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都在底盘位置,有专门的散热结构,并不需要前进气格栅来散热。
自打特斯拉横空出世以来,进气格栅就是其车型外观变化的一大重点。特斯拉ModelS在诞生初期采用“大嘴”设计,而后又转为“蒙脸”设计。据特斯拉官方称,最开始特斯拉ModelS保留了进气格栅,是为了在消费者群体中获得认同感,后来随着品牌知名度逐渐打响,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取消了进气格栅。特斯拉Model3也没有进气格栅。当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虽然特斯拉ModelS和Model3取消了进气格栅,但前保险杠底部的位置依旧是镂空的,可以为电机、电池等起到冷却作用。
至于特斯拉即将上市的皮卡车型Cybertruck,在设计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未来机械风格凸显出特斯拉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原本进气格栅的位置变成了一块未涂漆的扁平金属。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欣赏这种设计。“我见过一些完全取消了格栅的电动汽车,说实话,这一做法并不明智。格栅可以为汽车外观增加个性和独特性,一辆车要是没有格栅就仿佛缺了点什么。”美国iSee-Cars汽车网站执行分析师卡尔·布劳尔说。在他看来,汽车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在以前的设计风格上进行创新,才是最佳方案。“例如,奥迪A6e-tron、GMC悍马等车型有效地将传统格栅与极简设计风格结合在一起,使得车辆前脸呈现流线型,颇具吸引力。”他说。
就像内燃机汽车最终会被电动汽车取代一样,一些传统内燃机汽车上的设计也许未来最终会在电动汽车上消失,但这种转变是循序渐进的,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以便让消费者逐渐适应新事物。因此,格栅并不会马上消失。
沿袭还是创新
“随着散热需求减弱,电动汽车的格栅可以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