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白癜风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http://www.sjqbdf.com/rq/nxbdf/2987.html
历史地理小知识
文献
宇文愷字安樂少有器局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多伎藝爲名公子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隋文帝爲丞相加上開府匠師中大夫及踐阼誅宇文氏愷亦將見殺以與周本別又兄忻有功故見赦後拜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廟成別封甑山縣公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及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坐兄忻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之旣而上建仁壽宮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於是檢校將作大匠歲餘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爲將作少監文獻皇后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煬帝卽位遷都洛陽以愷爲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都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悅進位開府拜工部尙書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爲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悅賜物千段又造觀風行殿上容衞者數百人離合爲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帝彌悅前後賞賜不可勝紀以度遼之功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其年卒官帝甚惜之諡曰康
分析
本次文献从内容上看是一篇传记,内有较多的实词,如官职、人名、时代等,可以根据这些实词和连词、虚词先粗断如下:
宇文愷字安樂少有器局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多伎藝爲名公子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隋文帝爲丞相加上開府匠師中大夫及踐阼誅宇文氏。愷亦將見殺以與周本別又兄忻有功故見赦。後拜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廟成別封甑山縣公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及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坐兄忻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之。旣而上建仁壽宮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於是檢校將作大匠。歲餘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爲將作少監。文獻皇后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煬帝卽位遷都洛陽以愷爲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都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悅進位開府拜工部尙書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爲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悅賜物千段。又造觀風行殿上容衞者數百人離合爲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帝彌悅前後賞賜不可勝紀以度遼之功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其年卒官。帝甚惜之諡曰康。
由于这篇文献很长,里面内容也较复杂,因此我们下面还需要好好分析具体各句怎么断。
1
宇文愷,字安樂,少有器局。諸兄並以弓馬自達。
宇文恺,字安乐,少年时就有器量。器局,指器量、度量,也就是说宇文恺是个大度的人。诸兄,就是宇文恺的哥哥们,都以骑马、射箭使得自己显达。
2
愷獨好學,多伎藝,爲名公子。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
宇文恺独独好学,多有技艺,成为有名的公子。这句是和前面宇文恺兄长通过弓马骑射来进入仕途相比较而言。宇文恺后来做官,多次升迁,做到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东汉以后有仪同三司的官职,本来是字面意思,非三公官员同三公等级相同,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官职,常见的如开府仪同三司等。
3—4
隋文帝爲丞相加上開府匠師中大夫及踐阼誅宇文氏。愷亦將見殺以與周本別又兄忻有功故見赦。
这句内容较为复杂,首先前面隋文帝爲丞相,这里应当断作:
隋文帝爲丞相,加上開府匠師中大夫,及踐阼...
不能理解为在隋文帝时宇文恺做了丞相。这句的主语是隋文帝,不能把隋文帝看作是个时间状语(在隋文帝时),否则下句的践阼(即帝王即位)无法解释。这里的意思是,隋文帝杨坚任北周丞相的时候,宇文恺加官为上开府、匠师中大夫。当然这里如果搞不清楚官职,不断开也是可以的。后面践阼指杨坚建立隋朝。
接下来,因为北周的统治者是宇文氏,因此杨坚即位以后要诛杀前朝北周的宗室,宇文恺也将要被杀。见,表被动。因为(宇文恺)与北周宗室本来有别,这里这个别应当可能是宇文恺是北周皇室远亲。又因为宇文恺的哥哥宇文忻有功,因此被赦免。这里的有功明显是对新王朝(隋朝)有功,因此宇文恺躲过一劫。
5
後拜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廟成別封甑山縣公及遷都。
后来拜宇文恺为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这是两个职位,营宗庙副监的意思就是营建宗庙工程的副总监;太子左庶子是太子属官,职责是辅弼太子、指正太子过失。庙,指宗庙,同前面营宗庙副监相关。宗庙落成后,另封为甑山县公。后面接下句,到迁都的时候。
5.5—6
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
上,指皇帝,这里为隋文帝。隋文帝因为宇文恺有巧妙的构思,下诏命宇文恺领营新都副监一职,和前面的营宗庙副监类似。注意这里不能断成:
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
这就把副监安到高熲的头上了,但语意矛盾,下面说高熲总大纲,也就是说是主管,而前面的领营新都也有给人一种宇文恺是总监的错觉。所以这里虽然没有说高熲的职务,但明显高熲在宇文恺之上。
7
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及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
凡是所规画的事情,都出自宇文恺。接上句,高熲虽然是统领营建新都,但是主要都是副总监宇文恺在规画。下面,等到决渭河水(通渠)通到黄河来沟通漕运时,诏令宇文恺总领监督这件事。这句话里面,我们知道渭河本来就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所以这里应当是分出渭河水开渠,从大兴城通到黄河。
8
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坐兄忻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之。
后来拜宇文恺为莱州刺史,宇文恺在任上很有能干的声誉。接下来,因为他的哥哥宇文忻被杀,宇文恺被除名,罢回家中赋闲,很久得不到任命。这里调应读作掉,指朝廷的任命、调派。下面,会,逢,正逢朝廷认为鲁班故道很久失传,命令宇文恺来学习这件事。这里修可以解释为学习工匠技艺,也可以解释为宇文恺本来有技艺,来增强这方面内容的不足。鲁班故道,鲁班是工匠的传奇人物,所谓鲁班故道指的就是土木建筑的建设技艺。
9—10
旣而上建仁壽宮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於是檢校將作大匠。
不久,皇帝要建设仁寿宫,右仆射杨素进言称宇文恺构思巧妙,于是隋文帝命其为检校将作大匠。将作大匠是九卿之一,负责工程建设,南北朝、隋唐时
检校有代理之意,也就是说这时宇文恺只是临时的将作大匠。
11
歲餘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爲將作少監。
一年多后,拜为仁寿宫的工程监督,授仪同三司的职位,不久任命为将作少监。里面有三个官职,其中将作少监是将作大匠的副职。
12—15
文獻皇后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
文献皇后,文献是谥号。文献皇后去世,宇文恺与杨素两个人负责修建皇后的陵寝,皇帝认为宇文恺这项工作做得很好,再次封宇文恺爵位为安平郡公。
16—17
煬帝卽位遷都洛陽以愷爲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都制度窮極壯麗。
隋炀帝即位,迁都洛阳,任命宇文恺为营建东都的副总监,不久又升为将作大匠。宇文恺揣摩隋炀帝的心思在于宏大奢侈。揣,揣度、揣摩,也就是说宇文恺感觉到隋炀帝有把新都建得豪华奢侈的心思,所以修建东都的规制极尽宏伟壮丽。穷,尽。
18—19
帝大悅進位開府拜工部尙書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
隋炀帝十分高兴,将宇文恺进位开府,拜为工部尚书。等到长城之役的时候,诏令宇文恺规划这件事。注意这句话末尾的时当断到下句,因为下句和这句意思不同,而之已经是宾语,后面接时有问题。因此应改作:
20—21
(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爲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悅賜物千段。
时,当时,隋炀帝到北方巡游,想在北方各族面前夸耀中原的国力。这里夸是夸大、吹嘘、夸耀的意思。戎狄指北方各族,主要有突厥等。于是他命令宇文恺制造大帐,帐篷下能容纳数千人就坐。为(音围),做,制造;其,指大帐。隋炀帝大为高兴,赐给宇文恺物品千段。段作为一种量词,具体的赐物有可能是丝绢。
22—24
又造觀風行殿上容衞者數百人離合爲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
宇文恺又制造观风行殿,上面可以容纳侍卫数百人。下面,离合为之,也就是说可拆装可组装构成这座宫殿。宫殿的底部安装有轮子和转轴,推移整座宫殿很快,倏(音输)忽,表示很快的样子。这座宫殿就像是神灵的功力造成,因此北方各族人看到这座宫殿,没有人不惊骇的。
25—26
帝彌悅前後賞賜不可勝紀以度遼之功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其年卒官。帝甚惜之諡曰康。
弥,越来越,隋炀帝因为宇文恺的几件事,越来越高兴,前后给宇文恺的赏赐,多得不能统计。因为度辽之功,宇文恺又进位为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是一个荣誉官衔。当年,宇文恺在任上去世。卒官,即卒于官,在任上去世。隋炀帝对宇文恺的去世表示极其惋惜,赐谥号称为康。
到此文献分析结束,下面结合文献来分析问题的解答。
参考文献
(宇文)愷字安樂,...少有器局,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多伎藝,爲名公子。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隋文帝爲丞相,加上開府,匠師中大夫。及踐阼,誅宇文氏,愷亦將見殺,以與周本別,又兄忻有功,故見赦。後拜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廟成,別封甑山縣公。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及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坐兄忻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之。旣而上建仁壽宮,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於是檢校將作大匠。歲餘,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爲將作少監。文獻皇后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煬帝卽位,遷都洛陽,以愷爲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都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悅,進位開府,拜工部尙書。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爲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悅,賜物千段。又造觀風行殿,上容衞者數百人,離合爲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帝彌悅,前後賞賜不可勝紀。...以度遼之功,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其年卒官,帝甚惜之,諡曰康。
(文献摘自中华书局年版《隋书》)
问题与解题思路
1解释以下词汇:萊州長城之役度遼之功
莱州,治今山东莱州市。注意宇文恺出任莱州刺史时,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当时是州、县二级行政区划。隋炀帝即位后的大业三年(年),在全国改州为郡,改莱州为东莱郡。
长城之役,首先注意这是隋炀帝即位以后的长城工程,而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段长城在隋炀帝北巡榆林的时候(时帝北巡),于是可以推断这次“长城之役”为隋大业三年(年)七月在榆林(郡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紫河(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浑河汇入黄河处)修筑长城的事件。
(大業三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楡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死者十五六。
《隋书·炀帝纪上》度辽之功,辽指辽水,即今辽河,度辽之功指的是隋炀帝攻伐高句丽的战争中所立功勋。隋炀帝曾四次举兵攻伐高句丽,最后一次因国内爆发起义而不能实施,前三次分别在大业八年、九年、十年(—年),第一次规模最大,后面由于民力耗竭、国内不稳,一次规模逊于一次。宇文恺在大业八年十月去世,参加了第一次战争。如果不熟悉宇文恺的生平,单纯从文献无法看出的话,大致概述隋炀帝攻伐高句丽的战争事迹,也没有问题。
2结合文献,谈谈宇文恺是如何施展其规划建设才华的。
这道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宇文恺的规划,见仁见智,这里我们提供的思路仅作参考。宇文恺能够施展才华,是与个人能力、时代背景相关的。
首先和宇文恺个人是个技术型人才相关。北周宗室是鲜卑族人,具有游牧民族传统,文献开头就说宇文恺的兄弟大多是以骑射见长,而他则单单喜欢工匠技巧。
第二点是宇文恺生逢其时。隋朝正是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节点,而隋代的皇帝都认为新王朝应当有新气象,与以前混乱的南北分裂局面区别,这就使得宗庙、大兴城、仁寿宫、东都等工程接连上马。
第三点就和宇文恺的心计有关。隋文帝即位,要诛杀北周宗室,宇文恺及其兄与北周划清了界限,得到了新主子的青睐;修大兴城时高熲是总监,宇文恺是副监,宇文恺虽然不是一把手,却是主要出力者,后来因此拿到了漕渠总监的位置;宇文恺兄被杀后,宇文恺虽被株连免官,却保住了性命,很快就又凭着技术回到朝中,这里面估计有些猫腻;仁寿宫(隋文帝时的豪奢工程)、文献皇后陵的工程也给隋文帝以深刻的印象;隋炀帝即位以后,宇文恺更揣度其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心思,营东都、筑长城、造千人大帐、起观风行殿,后期在对高句丽战争中的功绩应当也是修造工事、攻城器具。
从古代建筑、规划的角度来说,宇文恺确实是一代英才,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宇文恺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隋炀帝的毁灭,对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没起到太积极的作用。
3简述宇文恺所设计建设的某一座城市的规划概况。
宇文恺主要设计了两座都城,隋大兴城和隋东都洛阳城。这两座城市被后来的唐朝继承下来,又进行了较多的改建,比如唐长安城后来修大明宫等,唐洛阳城后来修上阳宫等。但是,两城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可以利用历史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这里我们不再具体分析这两城的情况,这些是历史城市地理的基础知识。我们只对隋代东都城的一些独特之处稍加提示,因为唐代的洛阳城的豪奢程度已经较隋代有所降低(与唐初李世民毁洛阳宫室有关),如隋代在洛阳城西侧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西苑(会通苑),将洛河水蓄成一个庞大的湖泊,其中仿传说中海外三仙山筑三岛。目前对隋洛阳城的规模基本没有太多的争议,但对城西的西苑规模和洛河的蓄水规模还未有特别明确的范围,这些问题可能随着隋唐以来洛阳城市的变迁,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如我们在分析解答中有遗漏或错误的问题,请大家及时指出,欢迎批评指正,促进学术交流。感谢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