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哪最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今年10月,汽车界两大巨头——福特与大众曾为其站台的ArgoAI宣布倒闭。
同一天,福特公布三季报,虽然营收同比增长10.39%,达到.92亿美元,远超过华尔街预测的亿美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出现8.27亿美元的净亏损。
而这些亏损,主要就来自于对ArgoAI的投资失利,数额高达27亿美元。
在福特汽车发布声明称,不再向ArgoAI投资后,投资者重拾对福特的信心,股价逐步走出谷底。从最低11美元附近涨到最新近14美元每股。
福特曾是知名的大牛股,是彼得·林奇写在书中的经典成功投资案例。
从19世纪初创立以来,可以说,福特本身,就浓缩了整个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进程。
无论是诞生伊始时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亦或是国内竞争对手的冲击、石油危机的考验、海外日系车的成本优势打击,福特统统经历过,并且走了过来,而他昔日的老对手克莱斯勒和通用在年先后破产。
马斯克说:“上次没有破产的汽车制造商仅有特斯拉和福特。就是这样,其他人都破产了。”
他也毫不留情地说:“福特和特斯拉勉强度过了上一次(经济)衰退,但福特很有可能在下次衰退中失败。”
虽然福特避免了破产的命运,但实际上,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福特就问题不断,财务上也表现不佳。
福特汽车年以来财务概况
来源:wind制表:聪明投资者
最近一次财报不理想是在年,增长率大幅下降,ROE转负,年刚刚扭亏为盈,今年受到自动驾驶投资的拖累,再度低迷。
但好在,福特正在做出改变。
萌芽:成败T型车
福特诞生在美国汽车工业崛起的19世纪末期,那个年代,整个汽车行业尚且只是萌芽。
到了20世纪初,汽车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仅年,美国就有80多家汽车品牌诞生。
发展到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也就那么几个,福特是其中之一。
福特当初能迅速占领市场,凭借的正是其推出的廉价物美T型车。
这款福特的当家品牌,在发布后的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个订单。
当然,一家百年企业,成功的背后必然有很多故事,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流水线作业、降低成本。
但最终,是一款廉价物美的产品,决定了福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只是,福特成也T型车,败也T型车。
上世纪20年代末,福特被竞争对手通用赶超。
通用凭借一款全新的车型打败了福特,他们在学习了福特降成本的诸多管理手段后,进行了适应市场的创新,在产品的各种细节上增加多样化的设计,比如允许顾客自由选择车辆颜色。
从年起,T型车销量明显下滑,雪佛兰逐渐占领美国市场,销量从年的28万辆迅速增长到年的73万辆。
年,通用汽车公司超越福特,成为了行业老大。
为了应对危机,福特采取了很多策略,包括对公司产品线进行调整,收购了林肯品牌,以进军高档车市场,同时在中低档市场推出了福特品牌的新车型A型车。
但反转一直到年才出现。
是因为当时的福特公司终于下定决心,从成本导向转变为消费者需求导向,彻底颠覆自己,停止生产T型车,转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推出新A型车。
这款车有多种不同的款式供消费者选择,价格范围也更广,为了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彻底整改了之前的工厂,重新安装新的机器,但最终效果很明显。
到年10月21日,福特公司总共卖出了.1万辆汽车,占当年美国汽车销售总数量的34%,远远超过通用汽车公司雪佛兰汽车的销售量。
转型:大萧条与二战
年的经济大萧条,和绝大多数车企一样,福特遭受重创。
这主要是福特公司在经济危机开始时,态度过于乐观,导致存货数量达到了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
更为糟糕的是,福特开始在产品上落后,没有跟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年9月,亨利·福特二世接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这位家族成员临危受命,在公司状况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开始改革公司的治理制度,树立以产品为核心的理念。
这一阶段福特汽车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推出了包括雷鸟、野马在内的豪华跑车、小型车猎鹰和F系列卡车。
新车型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也极大推动了福特公司销量的增长。
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油价高涨,汽车销量萎缩,再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在那场剧变中,车企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大量的汽车装配工厂停工关闭。
年早期,美国有25万名汽车制造工人被解雇。
在那场危机中,福特的竞争对手通用应对出色,因为通用推出了省油汽车庞蒂亚克菲尼克斯(PontiacPhoenix)和雪佛兰嘉奖(ChevroletCitation),在危机中迅速抢占了市场。
而福特公司则在此次石油危机中遭受打击,经营亏损。
危机不止这些,当时的福特还面临外部竞争对手——日系车的冲击。
20世纪50年代末,日系车在美国就来势汹汹,丰田和达特桑(日产前身)开始进军美国市场。
有趣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两家公司都暂停了在美国的运作,开始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美国市场形势和消费者需求上。
10年后,当日系汽车重新进入美国市场时,他们的产品都是专门为美国市场设计的。
然后大获成功。
年,丰田科罗娜(ToyotaCorona)作为第一款针对美国消费者设计的日本汽车,性能优异又结实耐用,备受消费者欢迎。
由于日本的劳动成本低于美国劳动成本,日系车又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那场危机中,日系车迅速抢占了美国市场,进口的增加对美国汽车制造商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自然也包括福特。
福特没有躺平,选择对产品进行改进,迎合市场需求推出Pinto微型汽车,还进行了创新性外观设计。
在增加小型汽车产量的同时,福特也在改进技术,以应对能源短缺,并促进能源的有效使用,包括开发更高效的产品和配件,调整汽车尺寸和重量,增强燃油利用率。
辉煌:彼得·林奇的经典投资
年,亨利·福特二世退休,任命菲利普·考德维尔为福特公司下一任首席执行官,这是第一位非福特家族的成员担任公司的最高管理者。
这位外部管理人员开始转变生产理念,要求工厂提升产品质量,并运用现代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并去积极扩展海外市场。
也正是从80年代开始,福特股价迎来了近20年的上涨。
彼得·林奇在上世纪80年代初抄底汽车股,其中就有福特公司。
当时的美国同样是通胀横行,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采取休克疗法,坚决加息以降低通胀,引发市场极度恐慌。
但彼得·林奇则认为长期利率将会回归正常水平,于是用11%的资金抄底汽车股。
“一旦利率降低,持有股票和长期国债都将会大赚一把”,
在彼得·林奇看来,福特汽车是一家周期型公司。
他说:“时机选择是投资周期型公司股票的关键,你必须能够发现公司业务衰退或者繁荣的早期迹象。”
实际上,彼得·林奇对于福特汽车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他在书中提到:
“福特公司的股价已经从年的每股4美元上涨到了年初的每股38美元(根据股票分割进行股价调整),在此期间我购买了万股福特公司的股票,当股价涨到38美元时,我已经从福特公司的股票上赚到了一笔巨大的利润。”
但彼得·林奇也强调:“如果福特公司是一家十分糟糕的公司,或者人们对它推出的车型不屑一顾,那么也许这只股票对我就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福特公司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而且人们非常喜爱新款的福特轿车和载货汽车。”
所以他也会去做草根调研,当看到克莱斯勒公司的Minivan或者福特公司=的Taurus汽车停在那里,并且司机也坐里面时,他就会过去问:“你喜欢这种车型吗?”“你买了多久了?”以及“你会推荐别人买这种车吗?”
他得到的是%的肯定答案。
福特也成为彼得·林奇的经典案例。
改革:免于破产的命运
年,福特增长率出现下滑,ROE直接降到-70%。
如果看股价的话,市场给予的反应要更早一些,整个年,福特股价下跌了54.18%,直接腰斩。
年,新闻报道了配备Firestone轮胎的福特SUVExplorer出现多起翻车事故。
产品上的硬伤让投资者人和消费者都开始抛弃福特。
年,美国汽车行业总销量同比下降1.9%,而福特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6%,遭遇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滑铁卢。
为了渡过危机,福特选择削减成本,与供应商签订新的长期协议,让材料成本降低。
同时,重新设定福利计划,降低人工成本,关闭工厂并辞退工人,以削减产能。
在那之前,福特公司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21世纪初公司的产能为万辆,但是其年产量仅为万辆左右,工厂的利用率一直在75%上下波动。
~年,福特剥离了阿斯顿马丁、捷豹和路虎三个豪华汽车品牌,出售了Kwik-Fit汽车维修公司、GreanLeaf公司和纳赛尔时期购买的网站等非核心资产,减少了对马自达汽车公司的持股比例。
因为这一系列的卖卖卖,年,福特的ROE终于转正。
年三季度,福特又出售了沃尔沃品牌,同年年底停止了水星品牌。
正是一系列动作使得福特获得了喘息,缓解了公司的经济压力。
也是在那场危机中,福特的两个老对手——克莱斯勒和通用先后破产,而福特则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避免了破产的悲惨境地。
挑战:“大象转身”电动化
年3月,福特正式官宣,将电动车业务与燃油车业务分拆为两个独立部门,分别为FordModele与FordBlue。
对于新分拆出来的电动车业务,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亲自兼任FordModele总裁,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吉姆·法利在年10月正式成为福特的CEO,当时华尔街对此非常热情,福特股价开盘上涨。
他的爷爷就是福特的老员工,他本人之前曾先后就职于丰田、雷克萨斯等品牌,是“根正苗红”的汽车人。
在他的过往从业中,有十多年是在为丰田效力,被誉为卖车的天才。
而他职业生涯杰出的一笔,是帮助丰田开拓美国市场的一战。
美国汽车文化向来看重"大"而耗油的车,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法利依然将丰田旗下的省油小型车砸进了美国市场。
年,丰田在北美创立第三个品牌——Scion(赛恩)。短短两年间,法利成功地推动了塞恩的发展。
他将平淡无奇的塞恩带进了摇滚音乐会、街头庆典、大学校园以及任何Y世代年轻人出没的地方,使其在美国的销售量从零一路攀升到了每年10万辆。
年,通过好友层层介绍,他与福特家族的第四代——比尔·福特相识,两人在私下见了面。
年底,也就是金融危机开始前,吉姆?法利离开了丰田汽车公司,到福特汽车挽救不断下滑的业务。
当时的福特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同时又面临丰田这样日系车的冲击。
加入福特的吉姆·法利要解决当时的问题。
而他认为,对于像福特这样的大品牌来说,挑选合适的市场单元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数十亿美元的市场需求。
“对于你在哪里能竞争,在哪里不能竞争的问题,要有非常重要的区分。这种区分往往会带来2-5%,甚至7%的利润差别”。
后来的结果证明,吉姆·法利确实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年,福特欧洲部门的税前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2亿美元,毛利润率为4.2%。
而目前,他正担负着帮助福特完成电动化转型的任务。
年5月,福特官方公布其新能源计划,计划到年在新能源车型上投资超过30亿美元;而到年,约40%的销售额将来自电动汽车。
从业绩结果来看,年,福特在美国的电动车销量超越通用,跃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
这主要归功于其MustangMach-E的销量提振,该款车在年共售出27,辆。
整个年,福特终于扭亏为盈,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财报,获利亿美元。
数据显示,福特汽车年全年营收为.41亿美元,较年同期增长7.2%。
年,福特股价大涨.43%。
面对芯片短缺的年,一方面,福特将产能向利润更高的车型倾斜,包括皮卡和SUV等车型;另一方面,福特对美国电动皮卡公司Rivian的战略投资获得丰厚的收益。
这家当年11月上市的Rivian为福特带来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写在最后
这一次,面对特斯拉和新势力们的冲击,这家百年企业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曾经的车企领航者,现在总市值仅有特斯拉十分之一。
帮助福特这家传统企业完成电动化的转型,已经成了吉姆·法利眼下最重要的任务。
“现实情况是,我们昔日的价值观、昔日的传统运营方式一直在阻碍公司的发展。"法利曾在电话会议上直接表态,福特必须做出改变。
他表示,旧的组织结构阻碍进步,必须进行变革。
之前法利就曾表示,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在供应链、产品研发和商业节奏等方面都显著不同。
但改革永远不是那么容易的。
相对于老对手通用来说,福特至今依然是一家家族企业,因为早年亨利·福特所创设的一种特殊机制——双层股权体系,福特家族至今仍保持着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现任执行董事比尔·福特是家族第四代,正是他将吉姆?法利从丰田挖走。
近年来,福特CEO经过了数次变动,这种职业经理人的任用,在历史上的几次危机时刻,的确曾发挥了作用。
比如21世纪初,美国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汽车业带来了空前的危机,当时福特公司年亏损达到亿美元使得其处于破产边缘。
时任波音公司CEO的艾伦·穆拉利临危受命,对福特公司的低价值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变卖,只保留了福特和林肯品牌,使得福特汽车在没有政府帮助的情况下度过了经济危机。
过去几年,福特更换了数个CEO。
这家老牌美企确实有能力挖来很多杰出的职业管理人,既有吉姆·法利这种汽车行业的老将,也有当年吉姆·哈克特这种在战略转型领域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经理人。
公司CEO也面临来自福特家族的压力。
据说,法利更倾向于将电动车业务拆分为独立的公司,但福特家族无法接受这样激进的策略。
但最终,福特采用的是相对温和的分拆部门模式。
曾经的燃油车时代,海外车企可以凭借品牌等优势,牢牢掌控着竞争力,但那个时代正在过去,一个全新的电动车时代正拉开序幕。
但是否拥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是否能够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这始终会是贯穿传统亦或电动车车企的核心命题。
下一个十年、下一个百年,福特会如何,汽车行业又会如何,且等时间给我们答案。
参考资料:
[1]招商证券:福特汽车:汽车行业的推动者
[2]浙商证券:全球汽车百年发展历程
[3]西南证券:百年福特,砥砺前行
[4]百年来,战争、油价、通胀与贸易摩擦对汽车行业影响几何
[5]财通证券: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如何赢在s?——70年代的投资巨星
[6]第一财经:福特电马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唐言柳语
[7]第一财经:8月新势力销量排名大洗牌:“蔚小理”集体掉队,问界首次冲进前五
[8]《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