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PACK能量密度在Wh/kg以上的车型,采用的电池都是来自哪家呢?
整体情况目录车型数量持续减少,到本期已降至款。每到年底之时,因新补贴政策即将到来,车企放慢新车步伐。
从类型上来看,纯电动车的数量要远远高于燃料电池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比亚迪、吉利在插混车领域的动作更大,本期20款插混车中12款来自于这两家车企。
锂电池使用类型来看,乘用车以三元锂为主,客车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专用车中三元锂略高于磷酸铁锂。
乘用车乘用车的数量恢复到一个中高水平。
新能源类型上来说,近两期推荐目录中PHEV稳定在16辆,纯电动数量上涨。
从能量密度的角度来看,除了Wh/kg处形成一个高峰外,Wh/kg处的波形幅度上升。比亚迪、川汽野马、江铃易至旗下均推出Wh/kg的车型,PACK供应商分别为比亚迪、桑顿新能源、惠州亿能。
从电耗水平上来看,能够达到1.1倍水平的品牌有比亚迪、帝豪、龙基、野马、长安、骏派、观致、威马。
从里程来看,纯电动乘用车在km和km处形成了两个波形相近的高峰。续航超过km的车型为比亚迪唐EV,工况续航达到km。
从能拿到的补贴额来看,86%以上的新车型还是能拿到4万以上的国家补贴,6万元以上的占去20%。跟随国家补贴政策的步伐,以及迎接明年的挑战,车企朝着高能量密度、高续航的方向前进。
客车客车产品数量自6月份以来接连下降,到本期已经降至35款。
从新能源类型上来说,燃料电池车的比重在上升,而插混及纯电动车的数量下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车企推出更多具有快充功能的客车。
从能量密度上来说,客车在Wh/kg处形成峰值,且高出上期。
货车专用车货车、专用车的数量与客车趋势相同,一路下降,到本期仅有47款。
从新能源类型上来说,以纯电动为主,燃料电池车还保有三款,插电混合动力车数量为零。
从能量密度上来看,货车类基本保持在Wh/kg以上,而且Wh/kg的车型增多,在分布图上表现为向上波幅升高。本期再次出现一款Wh/kg以上的产品,为烟台海德旗下的海德牌专用车,与上期的湛龙牌采用的同是多氟多的三元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