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海西最大的淡水湖畔巧遇庞大的藏野

……

文图作者▍崔永焘

青海观察编辑▍庚子

在一次难得的探险旅行途中,如果能巧遇更加难得的藏野马,并且是非常罕见的多头的庞大藏野马种群。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这些颜值相当高的藏野驴们,奔跑在白雪皑皑的雪山草原……您可能会开心地尖叫起来,只恨自己的镜头太短,视角太小!

这个在阿拉克湖畔漫山遍野分散觅食的庞大藏野驴种群,最少有头。它们敏捷矫健,毛色鲜亮,比良种骏马的颜值更高。

这一拨儿藏野马正在蹦蹦跳跳地横穿马路,另一拨儿已在远景的山顶上变成勉强能看到的小黑点儿。

数九寒天的青海海西都兰,昆仑山神秘冷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青海省海西州最大的淡水湖——阿拉克湖,湖水在圣洁冰雪的覆盖下,显得更加深邃纯净。藏野驴(亦被称为藏野马)、岩羊、马鹿、野牦牛等多种可爱的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片高原净土。

察汗乌苏河畔神秘的“九层妖塔”,热水草原的唐代古墓群,在岁月的苍凉中展示着存在的魅力。

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吐谷浑“白兰古国”,还有更多关于格萨尔传说中无数古老而神秘的存在,同样不难在都兰找到现实痕迹的印证……

历史悠久的都兰,尽管格外高冷,但同样是摄影师、户外旅行者、探险者及野生动物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天堂和圣地。

旅行车队到达了阿拉克湖。

别扔下宝宝不管啊!

这是一只掉队的童年藏原羚。

一下子来了这么扛着“长枪短炮”的家伙,岩羊们静静地回头观望一下,如果拍摄者走近一些,它们就会再远离一些……

漫步在阿拉克湖面的野狼。

在高倍望远镜里,看到的这只野狼实际距离四五百米。这只野狼主体毛色鲜红亮丽,大腹便便并且健硕,应该是孕育宝宝的狼妈。

归途中与我们的越野车擦肩而过的藏原羚宝宝。

兄弟,借个电,点个火……

这台越野车在阿拉克湖畔仅仅是熄火后使用采暖空调半个小时,就电瓶耗尽,不能自行启动了。

两天后我们离开都兰县香日德镇的营地时,还有两台高端越野车抛锚在阿拉克湖附近的山坡上,修复无望,没能拖出来。

都兰热水古墓群。

在都兰县察汗乌苏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吐蕃墓葬群属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共有墓葬余座。

墓群分布在热水、扎玛日、沙尔塘、斜歪四个村境内长约7公里的区域,包括各类型墓葬座,其中多已被盗掘。

墓葬主要分为梯形和圆形两种。墓冢以夯土筑成或堆满砾石后盖以夯土,夯层间铺有沙柳枝条。夯土下方均筑有平面为等腰梯形的石墙,边缘砌有土坯或泥球,并在其外侧涂以红色石粉。墓室以石块砌筑,由墓道、中室、左右侧室和后室组成。

最大的墓葬座落在自然山丘之上,墓冢背靠大山,脚踩察汗乌苏河,高出地面约30米。该墓葬封土堆高11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墓堆下还有3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每层高约1米,宽3米,其上是泥石混凝夯层,以及砂石夯层和夯土层组合而成的墓墙。

墓冢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穿木,计有9层之多,一律为粗细相同的柏木(见上图)。

这种封土堆构筑形式和风格,为我国考古发掘中绝无仅有。

以下,请看图了解都兰的历史脉络——

青海都兰博物馆手机视频,视频最后有惊恐,胆小请自觉别看啊!

都兰县最大的河流为香日德河,属霍布逊湖水系,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三大河流。

香日德河发源于昆仑山布尔汗布达山,河源海拔m,隔昆仑山与黄河流域为邻。集水面积平方公里,河长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多年平均径流量4.亿立方米。

河源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有面积平方公里的托索湖,湖泊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入湖主要河流名东曲。托索湖以下至与西支汇合前,名为托索河。

冬日的乌兰乌苏郭勒河日出。

目测该河床的宽度,最宽处不少河段超过了两公里。“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视觉冲击力相当强烈。

西支河源的天然湖泊,名阿拉湖,面积73平方公里。

阿拉湖以下称乌兰乌苏郭勒(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红水川)。

红水川与托索河汇合后始称香日德河,出山口后逐渐隐没地下,在香日德农场下游小夏滩完全干涸,除了大洪水时期外有20公里河道没有地表水流。

香日德河总长km。河水转换的地下水在潜流20km后在小柴旦附近又开始溢出地面并汇集成河,该河称巴彦河,即柴达木河。柴达木河最终汇入柴达木盆地底部的霍布逊湖。香日德河流域,地处柴达木盆地边沿,为盆地与高原交接地带,共分为托索河、清水泉、曲日安河、乌兰乌苏河、莫格尔加、歇马昂里河、查卡曲、塔妥、千瓦鄂博、清水河、卡可特尔河、邀鄂拉郭勒、查汗阿孟、沙珠玉、香农、小柴旦等16条小流域。流域涉及香加乡、香日德镇和沟里乡。

从香日德镇出发到阿拉克湖,行程一百多公里。其中多半路程为搓板路、砂石路。即使是越野车,也是相当颠簸,行走艰难。途中还要穿行一段约两公里的湿地,没明确道路的路面。冬季可以参照其他车辆的辙痕行车。万一遇到暴风雨雪天气,就只能凭感觉了!

因此,青海观察温馨提醒:

去青海海西都兰的阿拉克湖探险旅行,属于奢侈的高端户外旅行。不能迷信自己的豪华越野车,不可以单车独行。越野车自驾游客在去阿拉克湖前,请与当地旅游部门取得联系。

以上图片,仅供参考。

以下文字内容,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京华时报》等公众媒体,版权归原发媒体及原作者。

还没好好活过

就已贴上永久封条的都兰国际狩猎场

都兰国际狩猎场并没有围栏,也许叫做野生动物管理区更为合适。从都兰县城出发,沿青藏公路国道行驶,在香日德镇的一个村口向左一转,便投入到无尽的群山与草场的怀抱。

米、米、米……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我们进入猎场的腹地。猎场约有2.3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沟里乡和巴隆乡的两个猎点。峰回路转,视野逐渐开阔。在智玉村的一座寺庙附近,我们下车看见了一群正在翻山的岩羊。

岩羊是当地种群数量和密度最高的一种有蹄类动物。为躲避天敌,它们喜欢在海拔米左右的岩石堆中选择休息场所。由于它们的背部为石板灰略带蓝色,腿上又有不连续的黑色条纹,所以一年四季它们的体色都能与背景色融为一体。曾来此地考察的美国哈里斯博士在《消失中的荒野》一书中写过的一段话:“计数岩羊就像玩小孩子的拼图游戏一样,目标被隐藏在一幅复杂的图案中,并被故意分成了许多小块,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找出一两块来,渐渐地找到的块数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完全拼好后才会发现,原以为组成目标的块数并不多,但实际上却并不少。”

我把望远镜向下挪动,又发现了几只体态娇小的藏原羚。这种原羚在臀部有一块桃心形状的白毛区域,在当地话中,它们又被叫做“白屁股”。再加上它们喜好在海拔较低的河床滩地活动,因此容易被看见和辨认。只不过它们总是三三两两地出现,如果不是将臀部示人,还是有可能将其忽略。

狩猎者感兴趣的是将动物的皮毛、头部或者角带走,制成标本后展示在家中。在中国西部,岩羊最让外国猎手着迷。因为除了中国之外,这种动物只能在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打到。岩羊两性都有角,但雄性的更大,长度为60厘米左右,十分雄伟。国外猎人千里迢迢来中国青海,往往会选择打一只藏原羚。

为什么一直以来狩猎只对外国人开放?其实是受到人们消费能力和国内枪支管理的限制,对外国人狩猎的门从来就没有关过。

猎取一只岩羊的价格,报价表是国内狩猎者4万多元,国外报价则是20万元。按理说,国内应有不少富人会对这项运动有兴趣。但是从成立以来,公司还没有开展过任何一次业务。好几回,都是一群游客已经到了西宁,才电话询问能不能打猎。迄今为止,一次算不得狩猎的行为是,一群山西的煤老板过来要求体验打猎。猎场负责人在菜市场买了10只鸡,去公安局批了发子弹,在山沟里找了处地方让他们来射击,一共收了块钱。

年开放的黑龙江桃山国际猎场,是国内第一家猎场。年11月,3位美国人来都兰县猎捕了3只岩羊,则标志着都兰猎场开始试营业。

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

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3A级景区被摘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yj/14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