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前线陆续缴获了多种型号的盟军飞机,但是这些飞机大多数是东南亚二/三线的旧式飞机,大多数只能承担辅助任务。当然也有少量较先进的战斗机(飓风,野马等)在被击落后修复,但大多数用于测试飞行。真正能够装备一线的几乎没有。
对盟军飞机的测试机构包括福生的日本陆军航空审查部、立川的航空技术研究所、明野飞行学校,横须贺的海军航空技术研究兵工厂(空技厂)、霞浦飞行学校等。立川在新加坡的分公司也有一个测试中心,很多飞机先在新加坡进行测试,因此大多数照片上都会有立川的标记。
这只能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整理,因为个人水平问题有疏漏几乎是必然的,还待指出遗漏者。
战斗机1、霍克飓风MKIIB(HawkerHurricaneMKIIB)(2架,英国/荷兰)著名的飓风战斗机,曾经作为不列颠和地中海RAF的主力。虽然在年初已经在欧洲落伍,但是却是东南亚盟军能够获得的最先进战斗机,尤其是飓风MKIIB拥有12挺7.7mm机枪火力极强,但是受困于极大的数量劣势无力翻盘(日本陆军真的就这两桶水……)。
年2月8日,隶属于中队的10架飓风战斗机在新加坡战役中起飞拦截84架前来空袭的日军战机宣称取得6个战果(武疯子啊)——中队长理查德·布洛克(Richard("Rickey")E.P.BROOKER)的BE号MKIIB是唯一被击伤迫降者,在新加坡东海岸着陆后飞机损毁。
年2月15日日本人发现了这个大致完好的飓风MKIIB并且加以修复。另一架Z在运送到爪哇后归属荷兰,最后在安第(Andir)机场被俘获。
这两架飓风先是成为陆军航空审查部的测试用机,之后可能被送回日本进一步的分析。
有传言称日本陆军试图利用在爪哇俘获的飓风伪装攻击英军,但是飞机却在缅甸被炸毁——主角应该是Z,但是似不好查证,剧情也类似故事会不足以采信。另有说法成有一些残损的飓风也被俘获,但是似乎未有恢复飞行能力的记录。
年2月8日迫降的BE测试中的BEZZ假想的日本涂装飓风被送回日本展览的飓风MKII2、柯蒂斯P-40小鹰(CurtissP-40Kittyhawk)(至少29架,其中10架以上可用,美国)注意不是“战斧”或者“战鹰”,这些是早期型号的P-40。
P-40E是日军俘获最多的盟军飞机。在东印度群岛沦陷之前,美国货船海女巫号(SSSeawitch)突破封锁来到芝拉扎(Tjilatjap)向爪哇运输了27架零件状态的P-40E,但是随着盟军的溃败这些P-40E在零件状态直接被倒进了海里。
与此同时二月末一艘美国偷越封锁船离开布里斯班,并在三月中旬突破封锁抵达棉兰老岛卸下了三架全新的P-40E,其中有两架被日本军队俘获。
再加上缴获的零部件,除开测试之外日本人甚至可以组织装备P-40的战斗部队——年上半年就有一个中队装备了P-40E驻防在仰光对抗英国皇家空军,且在一起误击事件中击落至少1架备降的Ki-21(???!),6月后这支部队的P-40被解散。
另外日本在中国战场似乎俘虏过P-40N战斗机,但是个人能力所限还没找到什么图片,也不确定能不能飞。
P-40E的测试涂装成军的P-40E部队被盟军缴获的日本P-40EP-40日本版本涂装脑补一下把青天白日换成红圆形就好~3、拉沃契金LAGG-3(Lavochkin-Gorbunov-GudkovLaGG-3,苏联)年春天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一名苏联飞行员驾驶其拉格-3叛逃伪满洲国(感觉脑子进水了,比跑路苏联直接进古拉格的日本人还要蠢),日军遂得以对其飞机进行测试。
拉格-3因为较为笨重,飞行性能在苏德战争早期的三种新式战斗机中敬排末座。而日军测试的这架因为是使用过的旧货,又是战时生产型,性能比公布的早期型账面数字还差。试飞的结果让日本人自以为很牛逼,大日本帝国天下无敌啊!
然而最后裤衩都没了~~
日本的LAGG-3涂装4、柯蒂斯CW-21幽灵(Curtiss-WrightCW-21Demon)(1架,荷兰)坑货一个,由民用飞机CW-19发展的超轻型战斗机,无装甲和自封油箱,火力较弱,但水平转弯和爬升性能极佳,被认为是最接近日本飞机设计理念的盟军飞机。
但是荷属东印度群岛没有选择,只能购买了24架。荷兰人在数量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居然取得了至少4个战果,在爪哇的机场沦陷时,CW-21已经几乎损失殆尽——连日本人都感叹它的易碎。
至少有一架CW-21B被日军完整的俘获并且运回日本进行测试:
CW-21和B-17空中堡垒日军俘获涂装神奇的是,英军在马来亚俘获了一架日军的CW-21B战斗机,极有可能就是从爪哇运到日本的飞机,至于日本人干嘛这样来回搬运原因不明。
大英帝国猛♂男5、布鲁斯特B-水牛(BrewsterB-Buffalo)(多架可用,英联邦/荷兰)著名垃圾飞机(美国人害的),生产商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破产。
这次被坑害的是皇家空军和荷属东印度群岛陆军航空队,前者订购了架(奇怪的是他们之前认为水牛不合适服役),后者订购了67架B-C/D型/B-。B-因为美国人面多加水而非常笨重,且发动机在热带环境下使用有容易过热的毛病,为了改善水牛战斗机的性能,地勤人员拆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装备以减轻重量,有时使用较轻的7.7毫米机枪替换12.7mm机枪同时减少携带的弹药和燃料。
尽管如此面对蝗虫一般的日本飞机一切都是无用的。无论这种飞机再怎么糟糕,在空战中水牛击落了约架日机,自身被击落90~架,战绩并不差,一些中队甚至达到了2:1的交换比。甚至到了3月7日还有荷兰水牛自安地机场起飞支援陆军。
在此之后日军在机场发现一定数量,大致完好的B-和B-。连同在新加坡发现的残损机体拼成可用的几架水牛,随后被送到本土进行性能测试,以及编入明野陆军飞行学校充当教练机。并且在《加藤隼战斗队》中出场作为敌机之一。
有趣的是宇都宫陆军飞行学校的加藤敏雄校长干脆弄到了一架B-作为事实上的私人飞机使用,最后在年7月被美军空袭炸毁——接着被错误认为是J2M战斗机。(零部件挺足的)
进行飞行测试的B-日本B-涂装大批荷兰水牛,可见至少有6架完整的飞机6、格鲁曼F6F地狱猫(GrummanF6FHellcat)(1架,美国)F6F可谓是战争后期日本战斗机的噩梦,自然日本人想方设法的获得机体研究。
美军在日本登陆后在横须贺发现一架日军涂装的F6F-5,该机来自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CVL-27)的VF-44中队,原尾号为29,飞行员是查尔斯·瓦伦丁·奥古斯特(CharlesValentineAugust)。年1月4日,该机在台湾因发动机故障迫降。日本海军对其进行了修复,以日之丸覆盖原美军标记并给予尾号ヨ-并进行了测试。
日军俘获的F6F-5该机被美军发现时处于损毁状态,似乎是再次发生了迫降事故。
战后的29号,可见损毁严重7、沃特F4U海盗(VoughtF4UCorsair)(1架,美国)年日军曾获得两架F4U,分别来自VMF-和VFB-83,日军以拆卸零件修理的方式将其中一架恢复为可飞行状态,但据说并未进行飞行测试。美军占领日本后在海军霞浦飞行学校发现了该机。奇怪的是日本境内有不少坠毁的F4U,他们却并没有尝试彻底拼好这两架完整的?
日本版本F4U被击落的F4U,原属于本宁顿号8、波利卡波夫I-16(PolikarpovI-16)(个位数左右,苏联/蒙古/中国)虽然不强但超萌。在苏联和日本于满洲边境线上冲突之后,有少量蒙古人民共和国陆军航空队的I-16叛逃至日本。日本得以对其进行研究。结论是不如Ki-27。最后结局不详。
9、波利卡波夫I-15(PolikarpovI-15)(苏联)在诺门罕事变中俘获并曾测试,本来以为找不到图片了,结果意外的发现了一张。看起来还挺完整的。
10、北美P-51野马(NorthAmericanP-51Mustang)(3架,2架可用,美国)可能是最著名的此类例子。
年2月,一架美军P-51C在攻击苏州机场时中弹迫降,这架名为“埃瓦琳娜”的P-51C受到日军高度重视,修好后送到福生的陆军航空审查部进行全面的摸底和对比飞行。其后由64战队大王牌黑江保彦少佐驾驶巡回各地与各飞行战队进行空战演练,在模拟空战中打遍天下无敌手,让各战队从战队长到小兵无不大为沮丧。
没过多久,P-51就成为了日本人的噩梦,日本人因为研究需要利用其他P-51残骸搜刮的零件维持其运作。7月零配件耗尽之后这架P-51被倒进湖中遗弃。
另外日军在年于山西俘获一架P-51A(应该是被打下来的),并且进行过测试。年7月也有一架P-51D被A6M击落后掉在千叶县的水田而获得,但是似乎没有修复的记录。
说实话,这涂装也太……你们是缺油漆么11、波利卡波夫I-(PolikarpovI-)(苏联)维基百科上声称有这种飞机,来源也是诺门罕事变,但是没找到图片?
12、沃特O2U海盗(VoughtO2UCorsair)(中国)抗战早期日军曾经修复过被击落/俘获的中国飞机,但是鉴于中岛E4N本身也是O2U的仿制品不好辨认(其实是你没找到吧),我也没找到图片……
其他诸如P-47等曾经有不完整的机体获得,但是找不到测试的图片。这种应该是只能作为研究用而没有测试过。
参考/图片来源:
JapaneseI-16
CapturedJ-Aircraft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