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Q1赚24亿,发力新四化全球资本狂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广汽集团(.SH,.HK)4月29日发布年一季度报告。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广汽集团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24亿元,同比增长47.31%;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66亿元,较年同期增长22.47亿元,增长率高达.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26亿元,较年同期增长.96%,较年同期增长0.72%。

年一季度,广汽集团及时协调芯片供应问题,助力产销业绩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广汽集团销售汽车49,辆,较年同期增长62.2%,较年同期增长0.39%,乘用车销售规模排名为行业第四位。可以看到,广汽集团产销业绩不仅全面摆脱年初疫情下的阴霾,相较前年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自主品牌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广汽集团自去年推出“双子星”战略,旗下广汽传祺与广汽埃安均迈入发展新章程,两大自主品牌以各自明确的品牌定位、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系列以及领先于行业的技术实力攻克细分领域市场。

新能源方面,广汽埃安表现强势。1-3月广汽埃安累计销售17,辆,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市场位列第四。其中,AIONS累计销售14,辆,同比增长.8%,位列新能源车A级轿车第一。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深刻变革,广汽埃安始终坚持“EV+ICV”的科技方向,持续为客户带来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广汽埃安第四款车型都市潮玩智能纯电SUVAIONY正式上市,该车集合了埃安最新的创新科技,自3月29日预售以来,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订单以日均超辆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广汽埃安第四款车型都市潮玩智能纯电SUVAIONY正式上市

随着广汽集团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成果不断落地,今年,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系统、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等全球领先EV及ICV科技均会陆续在广汽埃安旗下的新车型中搭载。在技术实力赋能的基础上,埃安品牌将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化运营上展现出更多活力。

广汽科技日全方位展示广汽集团在各领域最新成果

广汽传祺方面亦不断向稳向好。一季度,广汽传祺销量为74,辆,同比增长36.3%。其中,高端车型(GS8系列、M8)销量实现近1.5倍增长,占比提升11.3个百分点,传祺品牌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广汽传祺一直在通过聚焦资源、优化车型结构来提升运营效率,高价值车型占比自年以来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传祺全系车型都朝着智能化方向焕新升级。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广汽传祺正式发布了首款搭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的SUV——传祺GS4PLUS,既搭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又是GPMA架构首款运动轿车的影豹的内饰也正式亮相,得到广泛好评。影豹在外形、内饰、动力以及智能化方面优势显著,极具爆款潜质。传祺M8也连续18个月蝉联豪华MPV自主第一,累计销量突破10万台,引领中国品牌持续向上。本次上海车展还推出M8豪华四座版和福祉版,给用户更贴心的选择。

广汽传祺M8福祉版亮相上海车展

合资公司维持较高盈利能力

合资品牌方面,主力合资公司继续维持较高盈利能力。年一季度广汽集团投资收益达到34.42亿元,同比年同期、年同期分别增长.02%和34.05%。

广汽本田一季度累计终端销量达,辆,同比增长52.7%;广汽丰田一季度累计终端销量,辆,同比增长62.6%。两大合资品牌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在汽车消费升级及换购需求释放的背景下持续占据汽车消费市场高地。

今年,“两田”还将陆续推出多款有竞争力的车型。本届上海车展,广汽本田最新发布了首款Honda品牌新能源车型皓影(BREEZE)锐混动e+,标志着广汽本田正式迈入“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的全矩阵电动化布局时代。

除了已上市的中期改款车型全新凯美瑞,广汽丰田多款全新及改款车型也在按计划推进中,包括全新第四代汉兰达、全新TNGA跃级座驾凌尚、威兰达高性能版和全新C-HR等。

此外,广汽三菱也在车展上最新发布了第一款三菱标电动车中英文名——阿图柯(AIRTREK),产品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丰富。

火力全开引领产业新四化

年刚过去三分之一,广汽集团已率先通过科技日、上海车展等平台发布了多项围绕电动、智能化的领先技术以及新车型应用,在新四化转型的道路上火力全开,并且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布了为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所采取的“GLASS绿净计划”。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发布“GLASS绿净计划”

电动化作为“新四化”的基础,发展速度正在加快。在电动化领域,广汽集团将电动化、混动化及燃料电池多路线并举,计划在年,实现全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混动化占比超20%;自主品牌全面实现电气化,新能源汽车占比超36%,强混占比超15%。面向年,力争全面实现电气化转型,实现汽车产销万辆,其中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各占50%。今年,广汽集团还计划投放10台氢燃料电池车,通过如祺出行,率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网约车+FCV”示范运行。

有业内专家表示,汽车革命开始进入下半场,转向智能化、网联化。在新的赛道上,广汽集团也早已布局。

广汽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已进化至4.0版本,在智能物联和自动驾驶两个领域全新升级。在智能物联系统方面,将推出广汽全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G-OS,这用户带来六大创新体验,该系统由广汽集团与科大讯飞联合成立的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广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

在自动驾驶方面,广汽推出全新升级的领航驾驶辅助系统——NDA(NavigationDrivingAssist),支持高速公路和匝道内单车道巡航、自动换道、自动超车、自动上下匝道等功能,可完全解放用户手脚,舒缓驾驶疲劳。同时,将全新推出HPA(HomezoneParkingAssist)记忆泊车系统,通过路线的学习与记忆,可实现中长距离的低速自动驾驶与自动泊车,解决用户熟路场景的泊车痛点。

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化,广汽集团还积极扩大和拓深科技朋友圈,包括投资地平线开发人工智能芯片;与腾讯战略合作升级,双方将在产品数字化、出行新生态、数字化底座等方面展开更具前瞻性的深度合作;和华为合作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车辆,计划在年量产。

可以看到,广汽集团强大研发实力支撑下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不仅为销量与业绩厚增构筑扎实基础,更是为决胜未来提前储备了充足的弹药。

全球资本狂追自动驾驶技术

市民在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路的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指定上车点乘车。记者任超摄

  在韩国世宗市,智能送货机器人在完成送货服务后自动离开。为应对“后疫情时代”民众对邮政快递业务需求高涨和新行业萌芽发展,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日前联合韩国邮政事业本部,推出多项智能化无人快递收发服务,将自动驾驶快递车等打造成“迷你移动邮局”,旨在促进疫情下非接触式快递业务的创新发展,协助推动建设“智慧城市”。记者王婧嫱摄

编者按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搅动全球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全球疫情期间的封城措施,并没有阻碍自动驾驶行业的前进,反而促进了无人配送、自动驾驶物流、自动驾驶工业车辆的快速发展。趋利的资本最为看重布局未来,投资研发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乃至自动驾驶核心部件如芯片、传感器、数据平台、高精度地图等,当下都成为资本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推进,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断改善,汽车生产业逐步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走出,作为汽车“新四化”重要一极的自动驾驶技术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的“高光”,许多相关企业步入新一轮融资和公开上市程序。

  技术企业迎来资本春天

  北京时间4月15日晚,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图森未来创办于年,总部位于加州圣迭戈,目前正在与Navistar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卡车,并预计将于年开始生产。去年7月,图森未来与麦克莱恩启动了自动驾驶货运网络合作项目,该项目预计在年之前在全美范围内实现运营。麦克莱恩是UPS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供应链部门。

  4月初,另外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AI的联合创始人布莱恩·萨勒斯基表示,ArgoAI正在探讨最早于今年上市的可能性。萨勒斯基于年年底与负责优步自动驾驶业务的彼得·兰德共同创立了ArgoAI公司。ArgoAI将推出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及无人送货车在内的服务。随着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商用服务的日期越来越近,ArgoAI希望能够增加自身的资金规模。萨勒斯基曾协助启动了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消息人士称,由于ArgoAI正处于技术开发的高级阶段,因此其上市时机选择得非常正确。ArgoAI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用了新的激光雷达导航系统,并与两家著名汽车制造商进行商业化合作。除此之外,萨勒斯基还表示,有兴趣与亚洲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从而推动ArgoAI进入全球所有主要市场。

  “我们拥有强大的跨国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具有强大实力,福特汽车在美国的业务表现强健。”萨勒斯基说。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愈发成熟,以及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的不断提高,Alphabet公司旗下的Waymo、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Cruise,以及由亚马逊投资的Aurora等主要公司都可能考虑上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融资需求。

  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Plu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vidLiu说:“市场对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兴趣更大了,”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商业角度来讲,自动驾驶汽车都是值得投资的领域,尤其是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

  近几个月以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吸引外部投资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

  微软今年年初投资了无人驾驶汽车初创公司Cruise,融资后Cruise公司估值达到亿美元,年春季其估值为亿美元。

  近日,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ro宣布,在C轮融资中引入战略投资人,即来自丰田汽车子公司WovenPlanet新成立的基金WovenCapital。年11月,Nuro曾宣布获得5亿美元融资。

  大型运输车辆优势凸显

  今年以来,自动驾驶产业领域显现了偏向大型运输车辆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头部企业在资本市场和生产环节加速布局。

  全球重型卡车制造商正在合作开发用于长途货运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的商用时间有望早于自动驾驶出租车。

  沃尔沃集团日前宣布,与总部位于加州的AuroraInnovation达成合作。分析师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科技企业与传统车企进行合作,从而将自动驾驶技术与深厚的制造经验进行结合。

  咨询机构BrulteCompany总裁布鲁奥特表示:“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你无法独自前行,原因在于,卡车运输行业与乘用车行业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完全不同。”

  德国戴姆勒与Waymo共同成立了自动驾驶卡车联盟,重型卡车制造商一汽解放也与PlusAI达成了合作。大众旗下的Traton,以及美国卡车制造商Navistar,都是图森未来的投资方。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Semi电动卡车有望成为特斯拉首款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

  投资者和创业者认为,相较于经常遭遇堵车的乘用车,长途卡车运输领域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更理想的切入点。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卡车将比乘用车更早实现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虽然与出租车相比,卡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更加复杂,但是无人驾驶卡车却拥有更为明确的商业前景,比如,目前在美国招聘卡车司机变得越来越难。

  Plus表示,除了利用自动驾驶技术辅助卡车司机更好地进行驾驶,其自动驾驶系统还可以为货运公司减少五分之一的燃料费。据悉,Plus计划今年将该技术实现商业化。图森未来则拟在年之前,为美国大型卡车运输路线制定完全自动驾驶方案。

  图森未来称,其自动驾驶技术将有助于缓解卡车运输行业劳动力紧张问题,从而有助于降低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业内高管及分析师表示,由于自动驾驶车辆不受限于司机驾驶时长的限制,因此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有望降低长途卡车运输费用、提升运输效率。

  但是,事实证明,实现恶劣条件下的卡车长途自动驾驶,并吸引传统货运业者采用该自动驾驶技术,比预想的要难。目前,该领域一些公司的融资需求尚未能完全得到满足。

  大规模商用仍有待推进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的测试进程仍在不断推进,进展有目共睹。

  近日,欧洲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在现实环境中运行并与城市生活产生交互的场景,出现在了西班牙马拉加。据报道,该无人驾驶公交车尽管时速仅为18公里/小时,但实现了与其他车辆、行人、骑车人、交通信号灯等基础设施的真正互动,而且使乘客感受到了比传统燃油车“安静得多”的乘坐体验。此前,该无人驾驶公交车已经在工业区及大学等地段进行过路测。

  据报道,Cruise将成为阿拉伯迪拜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运营商,这也将是Cruise首度在美国以外地区开展业务。迪拜表示,将在年之前将该城市约四分之一的交通转变为自动驾驶方式。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付费服务也在不断推进。据报道,在美国凤凰城的教区,网约车平台Lyft的用户可以叫到Waymo的MPV服务;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些地方,用户可以使用Nuro的无窗无人驾驶车运输食品和杂货;在佛罗里达州,Voyage向老年人群提供客运服务。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自动驾驶服务已经过人工智能算法扫描以及压力测试,目前大多在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运营,未来这些服务将逐渐延伸至全球各地。

  一些业内人士预计,L4级自动驾驶技术或许能在年左右实现商业化。L4级自动驾驶技术是允许在部分区域内实现自动驾驶的技术。

  英特尔旗下的“移动之眼”公司计划到年将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商用。“移动之眼”表示,将利用其母公司英特尔的芯片制造能力来制造激光传感器,到年,应用这种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汽车价格将可以让普通消费者负担得起。

  数据显示,在高级驾驶辅助视觉系统领域,“移动之眼”公司占据大约80%的全球市场份额。目前,“移动之眼”的摄像头和软件有助于帮助司机克服盲点,以及不偏离车道。业内人士表示,通用汽车公司、宝马汽车公司、日产自动车公司等汽车制造商都使用“移动之眼”公司的驾驶辅助技术,比如,日产的ProPilot系统,以及通用的SuperCruise系统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预期过于乐观,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用真正走进现实尚需时日。美国网约车平台优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备受业界   此外,由于苹果和特斯拉等大型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尚未定型,因而其未来发展空间更具想象力。

  美国苹果公司的Titan汽车研发项目已历经数年。据报道,苹果首席执行官吉姆·库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暗示,苹果或将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平台,以供汽车制造商们使用。

  库克近日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苹果希望将软件、硬件和服务结合起来,并找到其交汇点。库克暗示说,其中的一个可能性,就是苹果会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平台供汽车制造商们使用。库克此前曾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将是未来的核心技术之一。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日在推特上表示,其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Beta9.0版本即将完成测试,该系统的运行无需依赖雷达。根据马斯克的描述,新的Beta9.0版本在应对恶劣天气与极端路面状况时将有“巨大的”变化,其完全依靠摄像头而不需要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

  特斯拉表示,FSD功能可以让车辆在导航地图的指引下,自主驾驶到某个指定目的地。其间,车辆可以完成自主变道超车、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并作出反应、自主上下匝道,以及在高速公路上自动辅助驾驶等功能。目前,该功能仍需在驾驶员的全程监控下运行。

最全汽车芯片竞争格局解析

汽车半导体概念宽广,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按照功能分为汽车芯片、功率器件、传感器等。芯片是汽车的核心部分,车规级芯片标准远高于消费级,且认证流程长。一款芯片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完成车规级认证,进入车企供应链后一般拥有5-10年的供货周期。

汽车标准需认证可靠性标准AEC-Q系列、质量管理标准ISO/TS49其中之一,此外需要通过功能安全标准ISOASILB(D)。近年来,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当年整车销量增速。据ICVTank数据显示,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亿美元,同比增长11%。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汽车销量下滑冲击下,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小幅下滑,预计规模为亿美元。IHSMarkit预测,年汽车芯片收入增长到亿美元。

现阶段,汽车市场上的芯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控制指令运算为主,算力较弱的功能芯片MCU,另一类是以智能运算为主,算力更强,负责自动驾驶功能的SoC芯片,按照算力需求其演进路线为CPU→GPU→FPGA→ASIC。MCU是芯片级芯片,又称单片机,一般只包含CPU这一个处理器单元;MCU=CPU+存储+接口单元。

SoC是系统级芯片,一般包含多个处理器单元;如SoC可为CPU+GPU+DSP+NPU+存储+接口单元。此外,还有多种其他功能的芯片,如摄像头芯片,AMP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胎压监测芯片TPMS、BMS芯片等。

汽车MCU芯片

随着全球汽车消费升级,汽车电子化趋势处于快速增长,全球汽车搭载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持续增加,一般都是MCU芯片。目前全球汽车MCU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CR4为43%,行业CR8达63%。全球市场处于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等为代表的群雄割据竞争格局。年,恩智浦占全球汽车MCU芯片市场14%,英飞凌次之,占比11%。

其它有竞争力的玩家还包括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博世、安森美、微芯等。芯片与车厂的深度绑定,导致个性化定制和外部代工,加剧了供应链的扩产难度。比如:瑞萨与丰田、英飞凌与德系等。汽车芯片领域主要竞争厂商:

当前所有汽车芯片均较为紧缺,其中MCU缺货最为严重,交期最多延长4倍,tier1及整车厂均受波及。全球70%以上的汽车MCU生产来自于台积电,而台积电的汽车芯片代工收入年占比仅为3%,MCU处于20~45nm的成熟制程(高端自动驾驶SoC芯片需要更先进的7nm制程),代工利润低,没有扩产动力,导致MCU产能吃紧。

根据伯恩斯坦咨询的预计,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万至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近十年以来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

汽车SoC芯片

SoC用一块单芯片就能实现完整的电子系统,在自动驾驶,深度学习等行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未来汽车数据处理芯片逐步向智能化AI方向发展,汽车智能化趋势,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对汽车的智能架构和算法算力,带来了数量级的提升需要,推动汽车芯片快速转向搭载算力更强的SoC芯片,将成为半导体行业、IC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汽车AI芯片市场格局清晰

在高级芯片赛道中,Mobileye(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华为、特斯拉等厂商拥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全球GPU领域AI龙头英伟达和背靠英特尔的汽车AI芯片龙头Mobileye属于第一阵列。高通与华为属于1.5阵列,有望快速突围进入第一阵列。高通在通信及消费电子领域优势明显,基于智能手机芯片的成功经验,已成为智能座舱域芯片龙头。

在智能驾驶领域,高通于年1月推出了SnapdragonRide平台,正加速推广应用中。华为AI芯片云端领域全覆盖,技术实力雄厚。地平线属于强势第2阵列,对外可提供解决方案类产品(芯片+算法),也可以单独供应。作为中立第三方,芯片和算法可分开销售或一体式解决方案,受客户信任,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汽车智能驾驶AI芯片对比:

随着L1/L2级辅助驾驶逐步演进到L3级别智能驾驶,算力、功耗、生态等成为各家AI芯片厂商抢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各大Tier1正在推出或在研的智能座舱平台方案,包括NXP、瑞萨等传统汽车芯片供应商外,以及高通、英特尔等在内的老牌芯片企业和国产芯片商全志科技,都在纷纷推出自家的智能座舱芯片产品。

而以谷歌、亚马逊、苹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奥迪、宝马、特斯拉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大举进军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行业未来有望形成多头竞争的格局。近年来国内芯片厂商也在加速追赶。年5月,北汽集团旗下北汽产投与Imagination集团合资成立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在汽车芯片领域提供先进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上汽、长安、比亚迪、吉利汽车等汽车企业,以及地平线、寒武纪、黑芝麻等高科技企业都在发力车载芯片领域。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推动汽车半导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多及智能驾驶的不断渗透,汽车半导体芯片领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谁在山东造新能源车?

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复苏,产销分别完成.6万辆和.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同时,新能源造车企业也在增加,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以2.2万家的数量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二。其中,有传统汽车企业谋求转型在山东落地新能源车产业园,也有“老头乐”低速电动车企业试图升级制造电动汽车,山东或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产业园多分布于城郊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绿色节能的新能源车正在成为出行趋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再创新高,达到7.86万家,同比增长了70.8%。

从地域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等地,其中广东以2.6万家企业数量排全国第一,山东省以2.2万家企业数量排名第二,江苏省以2万家企业数量排名第三。此外,浙江、湖南、河南、四川、上海的企业量均超过了1.0万家。由此可见,山东已经形成一股新能源车企的集成力量。

记者梳理23家公开报道中提及的落地山东的新能源造车企业,发现这些企业多布局在城市周边的县级市或经济开发区,这些区域地价较低,能为造车产业园提供成本较低的空间。

其中,德州有北京汽车制造厂德州分公司、山东御捷马新能源汽车、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黑龙江龙华汽车、山东联孚汽车电子、山东德逸新能源汽车、山东凯旺新能源汽车、奇鲁新能源汽车、松果新能源汽车九家新能源汽车造车企业,均分布在齐河、乐陵、禹城及城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州之外,青岛也有数个新能源造车企业聚集,即墨分布有奇瑞控股、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三大品牌的青岛分公司,黄岛经济开发区分布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及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莱西有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

此外,潍坊昌乐、潍坊寿光、日照莒县、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有新能源汽车造车企业的布局。

政府参股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新能源

几个传统整车企业布局的新能源车制造产业,纷纷选择落地青岛。

近日,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管委会对媒体公开表示,“十四五”期间,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将全力打造崛起产业增长极,铸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2月26日,总投资亿元的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落地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基地计划总投资亿元,主要包括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出口KD,以及相关配套零部件、物流项目,基地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

奇瑞汽车青岛基地开工现场(资料图)

据公开资料,奇瑞“混改”的项目背后的操作主体,是即墨区政府与青岛城投集团联合成立的“城鑫控股”,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取得了奇瑞集团46.77%股权和奇瑞汽车51%股权,成为两家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

在此之前,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还落户了一汽解放、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布局包括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龙头项目在内的汽车类项目余个,涉及总投资亿元。

下一步,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将引进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百度智能驾驶、明天氢能氢燃料发动机、比克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领军企业。

在黄岛经济开发区,还坐落着“国民新能源神车”五菱宏光miniEV的生产基地——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这也是目前青岛产量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该项目不仅得到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还掌握其35.69%股权。

“老头乐”企业与车企重组布局新能源汽车

布局新能源车造车产业的除整车制造商外,还有俗称“老头乐”的低速电动车企业,他们正试图将产业从观光类低速电动车拓展到高速新能源乘用车。

潍坊昌乐的比德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摩托车及低速电动车,曾获“年度知名电动车品牌”而被公众熟知。嗅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后,比德文先后收购陕西秦星、重组川汽野马,成立潍坊比德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雷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企业的造车技术和资质,驶入制造新能源汽车的赛道。

雷丁-野马战略重组签约仪式(资料图)

去年6月,比德文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轿车、高速车生产资质,成为山东省首个本土成长起来的全资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去年年底,比德文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运营。今年4月,比德文控股集团旗下雷丁“芒果”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此外,比德文电动汽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yl/17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