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出售普莱德,动力电池公司竟卖出

作者

东关大先生

图片

网络

出品

电动公会

鼎晖投资老板吴尚志最近捡了个大便宜。

11月26日,东方精工宣布,将旗下动力电池公司普莱德%股权出售给鼎晖瑞翔和鼎晖瑞普,出售价为:

15亿元。

三年前,东方精工收购普莱德时的价格是47.5亿元。也就是说,三年时间,普莱德“掉价”30多个亿。

那么,到底是谁以“3折”价格收购了普莱德?

大先生查了一下,收购方鼎晖瑞翔和鼎晖瑞普,均归属于鼎晖投资。这家公司成立于年,是中国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

截至年3月,鼎晖投资管理的资金规模超0亿元人民币。

而鼎晖投资的老板,正是曾被媒体称为“中国本土第一PE缔造者”的吴尚志。

吴尚志

多年来,吴尚志陆续投资了多家企业,其中近40家在国内外上市,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导品牌。包括蒙牛乳业、南孚电池、李宁体育、速达软件、分众传媒、雨润食品等。

年胡润百富榜,吴尚志排名第位,财富值亿元人民币。

吴尚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由来已久。

中国新时代杂志曾报道,早在年,鼎晖投资就联合美国高盛投资银行与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在德州市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两家投资公司通过注资并推动其上市的方式与皇明太阳能展开战略合作。

年8月,有媒体报道,充电网科技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B轮融资,而该轮投资也是由鼎晖独家出资。融资过后,充电网的业务已经拓展至近个城市和00多个社区,为全国新能源汽车车主服务。

吴尚志投资运气很好,之前有媒体总结过他的战绩,他投资的项目:

年均收益率超过30%。

这次也一样,刚刚拿下普莱德,新能源汽车行业就迎来一大利好。

12月3日,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消息一出,动力电池板块个股开启群涨模式。截至12月3日午盘,京城股份、凯龙股份涨停,全柴动力、雄韬股份、雪人股份等个股上涨3%以上。

不得不说,吴尚志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但只凭运气,就能以“白菜价”拿下普莱德吗?

成立于年的普莱德,最早由北大先行、宁德时代、福田汽车、北汽产投、青海普仁五家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同年,年产2.4亿瓦时的第一条动力电池模块全自动生产线投入运营,主要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PACK包)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创立之初,普莱德就与北大先行、宁德时代、北汽新能源及福田汽车等主要股东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研发+生产+销售”模式,即: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电芯)+普莱德(动力电池系统PACK)+北汽新能源(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应用)及福田汽车(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化,车企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节节攀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民营PACK厂的普莱德,自然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那个时候,北汽新能源、北汽、北汽福田、南京金龙、中通客车、青年客车、川汽野马、沈阳金杯等国内几十家整车企业,都是普莱德的客户。

从业绩上来看,年以来,普莱德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年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年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6.54亿元,已较年全年增长48.43%。净利润分别为:

-.67万元、1.01亿元和1.79亿元。

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增长较快。

在普莱德最辉煌的时候,一心寻求转型的东方精工出现了。

作为国内知名瓦楞纸箱包装设备商,东方精工并不满足于相对低端的产业制造,早在年,就收购了苏州百胜动力开启“高端核心零部件”板块。

随后,东方精工的实际控制人唐灼林和唐灼棉两兄弟又对蒸蒸日上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

经过一年的调研,唐氏两兄弟达成共识,他们认为收购普莱德,能让东方精工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同时还能强化公司在高端核心零部件板块的业务布局。

于是,在年10月1日,东方精工斥47.5亿元高价买入普莱德,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收购普莱德时,唐氏兄弟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如下判断: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可是,一个好的“接盘侠”,未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在度过两年平稳发展期后,和谐在今年被打破。东方精工称:

受普莱德拖累,公司利润大减。

今年4月,东方精工发布年年报显示,年全年营业收入为66.21亿元,同比上涨41.34%;但净利润却大幅亏损38.76亿元,同比下降.22%。

东方精工在年报中称,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其全资子公司普莱德年利润亏损2.19亿元。

同时,因收购普莱德%股权而形成的商誉存在大额减值迹象,因此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8.48亿元。

因普莱德未完成年的业绩承诺,东方精工要求原股东补偿业绩约26.45亿元。

但随后,普莱德原始股东福田汽车和宁德时代提出反对意见。先后发表声明,总结起来就四个字:

胡说八道。

两家均不认可东方精工出具的普莱德亏损数据。就连“当事人”普莱德也出面坚决否认。

年5月6日,普莱德召开主题为“业绩被亏损,管理怎背锅?”的发布会,称其年实际盈利3亿余元,并非东方精工所说的亏损2亿元。

孰是孰非,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东方精工与“普莱德系”彻底闹掰了。

直到11月份,东方精工终于与普莱德及普莱德原股东握手言和,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普莱德原股东同意16.76亿元补偿,东方精工也将以15亿元出售普莱德%股权。

至此,东方精工的“新能源汽车梦”算是画上了句号。

不过,外界对这笔交易的质疑声却没有停止。

数据显示,年前7月,普莱德利润较年出现明显好转,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33亿元。

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yl/21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