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掠机翼的一代经典,飞行员对其赞叹有加

刘军连预约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947639382191464&wfr=spider&for=pc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

年,美国人开始着手研制自己的“舰载喷气式飞机”。起初,美军的“XP-86”计划(后改为XF-86)喷气机型仍然是沿袭的传统设计思路:就是依然采用传统的平直机翼和“无后掠尾翼”设计。

ME

不过后来德国人的ME喷气战斗机,却让美国设计师们眼前一亮:ME的后掠式机翼在空战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于是,美国飞机设计师们重新将“XP-86”计划机型作出修改,决定采用和ME一样的后掠机翼设计。

后来又经过不断地修改,美国人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F-86“佩刀”。年10月1日F-86顺利完成首飞,并于年正式在美军中服役。

F-86“佩刀”优点多多,飞行员们对其赞叹有加!

相较于之前主流的螺旋桨飞机,以及第一代美国喷气式P-80“流星”和F-84“雷电”等机型,F-86“佩刀”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机翼呈35°后掠,这种设计可以让它突破音障,轻松实现超音速飞行!

F-84“雷电”

F-86安装有一台通用电气的J47-GE-1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达到千克。它的座舱两侧安装了6挺12.7毫米M3机枪,每侧各装3挺,每一挺机枪备弹发。这些机枪通过Mk18陀螺瞄准具瞄准,手动测距。

另外F-86还配备了“自动前缘襟翼”,根据所受的气动力会自动打开或关闭。当风翼向前滑动打开时,可以加速流经机翼上表面的气流速度,从而增加升力并减小失速。在高速飞行时时,风翼又会自动关闭将阻力减到最小。

而F-86的后续改进型号,改进了“全动平尾”和“全液压不可逆”飞行控制系统。这使得飞机在超音速飞行过程中,仍可以获得轻便且精确的操作控制。

F-86“佩刀”

一些美军在飞行员在驾驶F-86后都对其赞叹有加:“你需要一些技巧,它比‘雷电’更加灵活。它的控制系统非常的敏感,当你习惯了它,操纵起来便可以游刃有余……”

奥拉夫·阿莫斯少校是挪威最有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他曾驾驶F-86“佩刀”战斗机累计飞行约个小时。对于这款战后“划时代”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阿莫斯少校谈到他的第一印象时说道:

“这种(后掠翼)特别的与众不同,你不会受到音速限制。在攻击目标时你甚至可以不需要上仰,只需要直接往下做一个俯冲就可以直接攻击目标。”

朝鲜战争中F-86“佩刀”首次亮相,米格-15优势开始遭到挑战!

F-86“佩刀”首次大规模亮相战场的地方是在朝鲜,当时它最主要的对手是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在F-86参战前,米格-15在空战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

米格战机

年11月1日,美军一支由“野马”和B-26组成的飞行编队,在轰炸一个靠近新义州的机场时,和六架越过鸭绿江的米格-15发生交火。美军P-51“野马”虽然也较先进,但它毕竟还是一款螺旋桨战斗机,所以在空战中它根本不是米格-15的对手!

米格-15在朝鲜上空出现的消息,也得到了美军高层的极大重视!于是他们紧急调来了自己新研发的F-86“佩刀”战斗机。当时F-86“佩刀”号称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飞机,它在滚转和转弯速率上要比米格15更胜一筹。

不过米格-15在加速性、爬升率和升限方面又要超过F-86“佩刀”。其机身上装备的2门23毫米机炮和1门37毫米机炮,口径和杀伤力都要比F-86上面的6挺12.7毫米机枪强。

但是F-86的火控性能却更好,其AN/APG-30雷达机炮瞄准具在射击时,要比米格-15的武器更简便,精度也更高。另外在高速飞行下F-86的操纵性能更加出色,在中低空F-86能有效压制住米格-15。

而且F-86不仅在空战缠斗中占据上风,它还可以挂载炸弹或火箭弹执行“对地轰炸”任务。由于它的飞行速度很快,当时的地面防空火力基本上无法威胁到它。

因此,当美军的F-86“佩刀”战机于年12月抵达战场后,米格-15的空中优势开始遭遇挑战。在12月22日的一次F-86“佩刀”和米格-15的激烈空战中,米格-15就被对手给击落了六架。

斯大林亲自下令“围猎一架F-86”,结果试飞员们却“无功而返”!

而苏联方面要想让自己的战机,能在空战中重新占据上风,他们就必须迅速摸清美国F-86“佩刀”的技术底细。于是,苏联派出了一支情报技术小组,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找到一些F-86的残骸,部分重要零部件被秘密运往莫斯科进行研究。

斯大林

不过,苏联当时仍然无法得到F86战机的全面数据。于是,斯大林亲自下令:想尽一切办法缴获一架完整的F-86战机。

年5月,一队苏联试飞员奉命前往战区“缴获一架F-86”。当时他们来到著名王牌飞行员佩利亚耶夫的团,这些试飞员要求借用团的米格-15,并称在成功“围猎”F-86的过程中,所有的战绩都会挂在一九六团“账上”。

但是这些高傲的试飞员,却遭到团佩利亚耶夫的“不屑一顾”!作为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佩利亚耶夫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不需要你们的战绩,也不想要!你们能保住小命就算幸运的了。”

在随后的“围猎”行动中,那些试飞员确实也尝到了“苦头”,他们也明白了佩利亚耶夫那句话的深意。想要成功“围猎”到一架完整的F-86难度极大,而且战斗中为了F-86能完整一些,试飞员们又不敢攻击其致命部位,而驾驶F-86的美军飞行员却可以拼命还击。

结果在5月31日首次出战时,就有一位苏联高级试飞员被美军击落,另外还有两架米格战机重伤。8天后的第二次围猎行动中,带队的试飞员指挥官在安东机场着陆时也摔机牺牲。

左F-86,右米格-15

接连损失了4名试飞员,却连F-86的一块零件都没拿到!于是,整个“围猎”小组很快被劝回莫斯科。虽然当时还有5人留下来编入战斗部队,但围猎一架F-86“佩刀”的首次尝试宣告“无果而终”。

苏联人成功缴获一架F-86,佩利亚耶夫:仿佛坐进了一辆豪华汽车!

最终完成这一“围猎壮举”的还是那位佩利亚耶夫上校:年10月6日上午的空战中,佩利亚耶夫一发炮弹刚好击中一架F-86座舱盖后缘处,J47发动机和弹射座椅都出现了故障。

当时驾驶这架F-86的美国飞行员叫比尔·加勒特少尉,因为座舱盖破损导致他无法顺利跳伞。于是,加勒特少尉挣扎着驾机飞向黄海,并最终迫降在一处海滩上,后来被美军搜救部队成功救走。

而那架被遗弃在海滩的F-86A,则被另外一名米格飞行员发现。于是,美苏双方围绕着这架F-86展开了持续三小时的激烈空战。美国飞行员试图摧毁这架飞机,而米格飞行员则努力驱逐着他们。

最终在潮水把这架F-86战机淹没后,美军的攻势才“告一段落”。而在击落这架F-86的同时,苏联高层已经迅速派出了一支搜索队,队伍中包括一名来自莫斯科的米高扬设计局的代表。

"夺机"大战

他们“长途跋涉”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坠机地点,必须赶在美军飞机摧毁前运走这架F-86。所以在到达目的地后,紧急动员了名劳工把这架F-86从水中拖了出来。

第二天,在乌云的掩护下苏联技术人员开始拆卸F-86的机翼,但还是被美国军舰发现并向他们开炮。当天晚上,苏联技术人员继续拆卸飞机,他们必须赶在黎明前离开这里,否则就会遭到美军飞机的攻击。

凌晨四点,他们终于完成了这架F-86的拆卸工作,拆散后的飞机部件迅速装上卡车向安东撤离。车队一路“有惊无险”成功抵达安东后,从苏联过来的技术人员希望立即把这架战机运往莫斯科,但佩利亚耶夫最终说服他们让这架F-86停留在基地几天时间。

当时佩利亚耶夫还饶有兴致地坐进了这架F-86的座舱,他后来回忆到:“我坐进座舱时,发现里面布置精美,仿佛是坐进了一辆豪华轿车里。”

后来这架F-86成功运到了莫斯科,但莫斯科却发回了一个抱怨:“你们就不能把飞机上的泥沙洗干净再送来吗?”

“千辛万苦”弄回来的F-86,却被苏联设计师们嫌弃!

这架被苏联人成功缴获的F-86”序列号是49-,它于年10月抵达苏联后,便被送往位于莫斯科东南35公里茹科夫斯基的苏联空军试飞研究院。

不过,当塞米扬·弗拉德科夫领导的苏联飞机研究团队检查完这架F-86后,他们却认为苏联根本没有必要去抄袭F-86。

后来米格、雅科夫列夫、图波列夫和苏霍伊设计局的工程师们也对“佩刀”进行了检查,他们同样在评估报告中指出:米格-15已足以匹敌F-86,而苏联自己即将投产的米格-17,在性能方面将会大大领先于F-86。

两者都感觉是“师从德国”

就这样,苏联费尽“千辛万苦”弄回来的F-86,却被苏联设计师们一致认为根本“没有抄袭价值”!到20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军也开始让自己的新一代战斗机取代F-86。不过F-86“佩刀”身上的很多出色设计,却汇成了后掠翼喷气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图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yl/21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