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今天还是来和您聊聊福特野马,众所周知虽然好莱坞的那些动作大片电影一贯被人诟病为没什么营养的“快餐娱乐”,但其对于娱乐风向的把控,对于文化的推广却是非常立竿见影的,尤其是汽车这一块,您像美式肌肉车就因此在中国有非常好的知名度,有一大帮人对美式肌肉有极高的追求认可。
联想一下近的,像《变形金刚》火了雪佛兰科迈罗,像《速度与激情》火了道奇挑战者,而至于福特野马那,它火的其实更早,从其初代诞生的六十年代就一直备受电影领域的热爱,以至于野马车并没有什么单独做为主角系列电影,因为正常的美式英雄形象在往往需要一台能代表他的车时,都会选择一台野马,所以福特野马又总能出现在各个电影里面。
但是万物皆有个开始,这最早能追溯到年一部名为《布利特(Bulitt)》的电影,它的另一种翻译叫《警网铁金刚》但是感觉不好听。由当时的当红影星史蒂夫·麦奎因主演,其人在当时的地位就如同后来的保罗·沃克一样,既拍电影也喜欢赛车,而且对汽车有独到的感情,所以在电影中选车也都特别讲究,往往都是选择当时最帅最新潮的车型。史蒂夫·麦奎因是个有实力有眼光的资深汽车发烧友,从他的电影选车就可以看出来,都是当时非常珍稀的车型,而放到今天更是价值连城。
年的这部《布利特》的电影中,史蒂夫·麦奎因扮演的是一位名叫“弗兰克·布利特”的警探,在一起污点证人被杀的案件中负责调查寻找真凶,就像当时个人英雄电影的惯例那样,影片中的布利特不是那种穿着警服按部就班做事的公职人员,而是会单独驾车追击犯人的像西部牛仔一样的家伙。
影片中最出名的就是那十分多钟的追车片段,此片段甚至为这部电影赢得了69年第41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剪辑奖,而且也对后来的飙车飞车电影影响深远,可以说所有紧张刺激的飞车动作片电影的鼻祖。
其中史蒂夫·麦奎因驾驶的生产于年的墨绿色福特野马GT在旧金山街道上追击两名罪犯驾驶的道奇Charger,影片中野马的驾驶由还担任过赛车手的史蒂夫·麦奎因亲自完成,驾驶风格也非常激烈。
此电影也创造了飙车镜头中的实景实拍先河,因为在此之前的电影没法把表演与驾车两者相结合,那时候之前的驾车片段往往都是背景幕布拍摄,也就是演员待在一台静止的汽车之中,然后背景幕布不断切换制造汽车在行驶的假象。而电影《布利特》当中则是将摄像机装进来汽车驾驶室内拍摄,这种在当今看来理所应当的拍摄手法,在当时却是别出心裁的。
同时激烈的驾驶是这段飙车片段必不可少的,这还是要拜史蒂夫·麦奎因对电影把控的功劳,同时也要致敬当时电影的每一个参与者。飙车的镜头是真的,撞车的镜头也是真的,很多时候汽车是直接擦着摄影师身边驶过的,这种危险的做法在当今的电影拍摄中反而是不可取的,正可谓一些伟大的创新既需要出色的智慧也更需要顽强的勇气。
影史上最帅的野马
同样成为影史经典的还有那台墨绿色的野马GT,关于最帅的野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有朋友认为谢尔比野马最好,确实后来ShelbyGT也是电影中不可磨灭的形象,但能代表原厂野马的绝对是布利特。
GT是当时初代野马中比较特殊的一款,六十年代的老式肌肉车要比现在拥有更多复杂的型号,就以初代福特野马为例,有4.7升排量的基础版,有4.9升排量的Boss,这主要用于来参加Trans-Am公路赛和SCCA房车赛这些赛事,还有大马力5.7升的Mach1,也就是马赫1型,还有最顶级的配备7.0升发动机的Boss。
年推出的GT野马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唯一一款装配6.4升发动机的野马,GT表示其立方英寸的发动机排量,在当时的定位也算是顶级了,至于更强的Boss要等一年后的69年才会推出。当然如果您想在电影里看Boss野马,那就去看《疾速追杀》好了。
6.4升发动机的GT在当时绝对是个狠角色,有匹马力和牛米的扭矩,得益于OHV结构的发动机,发力的转速很低,最大马力在转时发出,而最大扭矩仅需转,经后人对GT的实测,零百公里加速时间能达到6.2秒,若是拿今天一个六缸自吸的车或者四缸2.0T的车和它比也不占便宜。
GT的四速变速箱在当时也是比较新锐的,但四速的变速箱以今天的角度来讲表现是一般般,极速也就刚刚突破两百公里。GT仅仅生产了两年,因为70年时野马经历了一次改款,砍掉了一部分车型。而且当时GT作为顶级野马也是价格不菲,如今在经典车中古车市场上则更贵,所以当年拥有不了,现在更拥有不了。虽然这是个遗憾,但总有弥补的时刻。
让传奇归来
Bullitt“布利特”野马的再度回归得益于福特野马这个车型的复兴,当然说的不是后来的五代野马,而是九十年代的四代野马。美式肌肉车曾经历了一段非常衰弱的黑暗时期,这也包括福特野马,像那个根本不能叫做肌肉车的二代野马,以及那非常尴尬的三代野马,您可以了解一下当初那仅有一百多匹马力的5.0升发动机,确实非常的尴尬。
四代野马的诞生其实也挺尴尬的,但必须得承认四代野马其实也很成功,从年一直生产到年,生产时间长而且产量也很大,最关键的是复兴野马这个品牌,这也就为后来五代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那么之所以说四代野马尴尬那,是因为其93年的最早一批车用的还是Windsor“温莎”发动机,这个Windsor“温莎”发动机可真是祖传长寿引擎了,它能追溯到年,从初代野马使到四代初期型,即使是5.0的机器在当时也就仅是匹马力牛米的表现。
但是“温莎”引擎也是好东西呀,在改装领域很受欢迎,毕竟当年的底子在这那,直到现在“温莎”引擎和配件还在福特的赛车运动部门有生产,值得一说的是7.0升的“温莎”引擎就是赛麟S7上面用的那个,加了两个涡轮以后能突破千匹。
对四代野马有较大改善的是中期改款车型,得益于Modular系列的4.6升V8发动机的推出,换上Modular之后此时野马的发动机已经从OHV结构变为SOHC了,此时的后期型野马是匹马力和牛米,因为发动机结构的变化最大马力输出要到转,而最大扭矩则要转。
Bullitt“布利特”款的四代野马则诞生在年,此时四代野马也已经进入产品周期末年,所以也打算把“布利特”款的算作是最后的压轴车型,但是不比年的GT,年的“布利特”仅仅算是野马4.6GT的一个特殊款,性能不是突出点,特别是考虑到了当时肌肉车装机械增压已经成了传统。
既然性能不是年的四代布利特野马的亮点,那么其更多则是电影情怀的回归,比如说它还原了当年电影里GT的墨绿色车身,同时也有深蓝色和黑色可选,而且还有17寸的复古的螺旋桨风格的轮毂。车内饰与车外有不少的Bullitt“布利特”Logo标志来表明这台车的不同。最终这款车总计卖出了台,也算是很成功了。
步入新世纪
年推出面世的第五代野马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首先就福特本身来讲,它是年福特建厂一百周年的献礼之作,它还是年到年福特野马车型的40周年纪念车型。最主要的它是肌肉车复古复兴潮流的开创者,复兴六十年代,外形大量参考致敬初代野马。而其它相同做法追随野马潮流的车型,五代科迈罗要等到07年,咱们所熟悉现款道奇挑战者则要等到08年。
这个时期的五代初期型野马用的还是Modular系列的4.6升V8发动机,可能有些朋友对于Modular系列的发动机不是很了解,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庞大的系列。广泛的用于福特旗下的轿车,皮卡,肌肉跑车当中,包括像F-皮卡上那个6.8升的V10也属于Modular系列,这个系列的发动机用在不同车上也有不一样的叫法,比如像肌肉车上的就叫Coyote,在皮卡上的就叫Triton。
五代初期型野马虽然外形复古,在当时成为了汽车领域的焦点,但是性能上让人难以兴奋,4.6升的V8仅有匹整的马力,牛米的扭矩,比起四代野马来讲提升不多。发动机还是SOHC结构,每缸三气门,变速箱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则都是五速的。
五代的布利特野马诞生于年,也就是年电影上映的四十周年,从福特宣传也可以看出对于新车的重视,连宣传照片都是在当时飙车片段的旧金山拍摄的。其是在五代初期型野马的基础上诞生的,依旧是用的4.6升V8发动机,但是性能数据有所小提高,比如像改善后的进气排气使其马力提升15匹到了匹,其它的则不变,而且仅有手动挡配置。
五代布利特野马仅生产了两年时间,限量生产了台,其中七千台在美国本土销售,七百台在加拿大销售。和01年的四代布利特野马风格一样,也是采用全墨绿色的涂装,前中网去掉野马标志以还原电影中GT的模样。全车有不少Bullitt布利特的标志,有不同于普通野马的定制内饰与座椅和仪表显示。
在这里穿插一个小知识介绍,就是很多人一直都非常喜欢野马,但是很疑惑为什么五代初期型的野马性能不济,可是后来又变强了。其实五代野马在年进行了一次改款,换上了5.0升的DOHC新发动机,此时是为每缸四气门,马力增大了一百匹到达了匹。
但此时的五代福特野马在老对手,同为五代的雪佛兰科迈罗面前还是稍显逊色,SS款的6.2升LS3发动机的科迈罗原厂有的匹也要大于野马GT的匹。同时期道奇挑战者也就在5.7升的R/T版本面前占些便宜,在匹的6.1HemiSRT8面前也要差些。虽然仅有十匹的差距,而且很容易受汽油油品机油油品的影响,但抬杠来讲野马GT是要逊色些。
当然这些福特自己也不是不清楚,福特在使用DOHC发动机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和使用OHV发动机的雪佛兰以及道奇之间的区别,5.0升的福特在需要计算排量关税进口的国家至少占到了一点点的优势,而且福特更加注重发动机使用效率,这在面对后来逐渐严苛的环保排放政策上也让福特有了主动权,对比通用雪佛兰从LS系列演化到LT系列,还有克莱斯勒道奇他们,想让OHV大排量发动机存活下来则更加费劲。
另一个关键是福特此时还有高人相助就是谢尔比,在时推出了五代野马的GT版本,这是继六十年代初代GT之后四十年来的再次回归,其用的是来自福特GT上面的5.4升机械增压发动机,虽说还是Modular系列吧,但这是在当时首次量产型美式肌肉车突破五百匹的车型。想想看当时还没有改款的“小牛”盖拉多,5.0升V10的发动机多匹,还没有改款的“大牛”蝙蝠,6.0升V12的发动机匹。
所以谢尔比也一直是福特手里的杀手锏,可以想象后来通用雪佛兰推出了匹带机械增压LSA发动机的科迈罗ZL1,到后来道奇推出了自吸的6.4升Hemi,再到后来推出了匹的机械增压“地狱猫”,直到今天款的谢尔比GT同样到达了匹,肌肉车从世纪之初的三百匹已经步入了七百匹大关。
有朋友说当今的肌肉车大战其实就是当年六十年代的大战的一种重现。有意思的是当年打响第一枪的就是年的初代野马,到七十年代初期各个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性能怪兽,而随着年的全球能源危机一切都化为了泡影。四十年五十年之后,又是五代福特野马在年打响第一枪,在08年到13年这场大战达到了激烈的巅峰,而如今各个厂家纷纷祭出了自己的最强车型,但是在目前的环保政策以及新能源车大趋势的面前,或许这也将会是这个时代结束的标志吧。
所以说为什么讲我们会喜欢肌肉车,会怀念肌肉车,可能我们的一生充满了遗憾,或许我们一生都没有足够的金钱去拥有自己喜欢的梦想之车,又或者我们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眼看着这个时代从开始到结束。但即使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欣赏汽车制造品牌每年都能拿出惊世骇俗的车型刷新我们的三观,喜闻乐见的同时也希望这个时代不要结束。但是Bullitt“布利特”的故事可还没有结束,在年电影上映五十周年的时候,六代布利特野马回归了,而这和之前的比又是一个不同。
热点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