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谭克博士的奇遇
?
年7月,RLM决定中止布洛姆·福斯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高空战斗机项目,只保留了福克·沃尔夫的TaC和TaH项目投入量产。Ta的量产工作于年11月正式开始,虽然这比FwD-9的大规模增产仅晚了2个月,但是直到年1月27日,德国空军才接收了第一架Ta。糟糕而困难的一线生产状况,以及飞机组件交付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对Ta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福克·沃尔夫公司在紧邻波兰的德国城市科特布斯(Cottbus)的飞机总装工厂也随着苏联红军的迅速逼近而终止了生产,对Ta的量产工作造成了相当的打击。
年12月,谭克博士亲自驾驶一架无武装的TaH,从朗根哈根机场飞往科特布斯飞机总装厂,以进行进一步的飞行测试。在途中,谭克博士的座机遭遇了2架美军P-51“野马”战斗机的拦截。面对美军战斗机的拦截,谭克博士制订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逃生计划:谭克博士按下了MW-50燃料喷射推进装置的按钮,然后驾驶着Ta加大油门开始加速飞行,不一会儿他就已经看不到身后“野马”的影子了。
驾驶Fw的谭克博士,身为飞机设计师的他同时也是一位试飞员,经常亲自试飞战机以检验设计可行性JG联队,出击!??
最初完成生产的第一批TaH,于年3月由德国空军的JG战斗机联队第三大队(III./JG)所接收。JG联队是德国空军著名的“野猪联队”(WildeSau)中的一支,在年以前主要执行夜间截击作战任务。但随着盟军越来越逼近德国本土,JG联队也不得不开始承担昼间防空任务。
JG联队由I、II、III、IV四个战斗机大队组成,第三大队是唯一一支成建制接收TaH的作战单位,大队飞行员们在此前的空战中吃了太多的亏,因此也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了这种新型战斗机身上。原本计划中第三大队将接装35架TaH,但随着战局的发展,补充足额的Ta已无可能,最终第三大队装备的TaH也只有16架,不到预定换装数量的一半,第三大队也只能拿FwA-8补充剩下的空缺。
JG战斗机联队第三大队接收的TaH在换装过程中,第三大队也对TaH进行了空战对抗测试,模拟空战结果表明,TaH在高空,特别是-米的高度上,能够力压FwA-8,在空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Ta的盘旋缠斗性能十分突出,一位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FwA-8飞行员很轻易地就被驾驶着TaH-0的飞行员在盘旋格斗中咬尾,而驾驶TaH的飞行员此前仅仅驾驶过它两次。
与FwA-8相比,TaH在做急速回旋动作时更难陷入螺旋,进入螺旋的情况一般也只会出现在低速(大约km/h)情况下,此时推杆俯冲即可改出螺旋;
TaH的起降性能优秀,滑跑米即可升空,起飞后很快能进入空战状态。
作为高空截击机,TaH的一大关键指标就是爬升速度。根据德军的测试,TaH能在8分钟内爬升至米高度,15分钟爬升至米。不过,根据雷希林机场试飞站的报告,在以km/h的速度急速俯冲时,机体会产生强烈的震动。
由JG联队长弗里茨·奥夫海默中校(ObersleututantFritzAufhammer)驾驶的TaH-1测试用涂装,由于TaH外形过于特别,为了防止在试飞时被友军高炮火力误击,特别将机体涂成了鲜艳的红色战争末期,盟军战斗机经常低空掠袭德军前线机场,盟军战斗机飞行员特别喜欢尾随德军飞机到出发的机场,在德军战机的起降过程中发起突袭。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机场的警卫高炮群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战斗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保护正在起降的飞机。JG联队第三大队特别编成了一支TaH指挥部小队,专门掩护大队其他Fw战斗机的起降。(曾经有作者提及JG的Ta还要为Me喷气式战斗机部队提供护航,但实际上Ta连保护JG联队的驻地机场都已经十分吃力,保护Me更是无稽之谈)
曾经在JG联队指挥部直辖部队服役的德军战斗机飞行员威利·雷施克军士长(WilliReschke)在他所著的JG/联队战史中回忆道:“Ta在战争的最后时间里保护了我的生命,没有它优异的性能,我在和拥有绝对优势的盟军战斗机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微小的。”
威利·雷施克军士长(WilliReschke,-),少数几位驾驶TaH作战并取得战果的德军王牌飞行员,年4月20日获颁骑士十字勋章年3月2日,美国陆军第八航空队准备对德国的工业基地进行新一轮的轰炸。架B-17和B-24重型轰炸机从位于英国本土的基地起飞,由架P-47和P-51战斗机护航飞往德国。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伯伦(B?hlen)、开姆尼茨(Chemnitz)和马格德堡(Magdeburg)的工业区。
面对盟军轰炸机群的大规模来袭,接到情报的JG联队出动了全部四个大队的兵力准备迎敌。装备了新式的TaH战斗机的JG联队第三大队的飞行员们早已跃跃欲试,希望用手中的这把“利剑”将入侵帝国领空的敌机一一斩落。
由于TaH的数量严重不足,JG联队决定采用以下的迎敌策略:由FwA-8和BfG-10作为攻击盟军轰炸机的主力机型,而TaH则凭借自身的高空性能优势负责为担任主攻手的福克沃尔夫和梅塞施密特战斗机护航,驱散美军的护航战斗机。
第三大队的飞行员们此前都专职负责攻击盟军的重型轰炸机,尽量规避与护航战斗机的战斗,这也使得这些Ta的飞行员们很缺乏对付战斗机的空战格斗经验,但他们还是充满了信心,想与盟军的P-51“野马”战斗机一较高下。
组成编队准备迎击盟军重型轰炸机群的TaH编队12架TaH在编队指挥官赫尔曼?斯塔尔(HermannStahl)中尉的率领下,陆续从机场上滑跑升空,组成松散编队的第三大队的Ta们持续爬升至米高空。在这一高度上,他们遇到了来自JG联队第四大队的一队BfG-10,Ta编队一开始并没有留心这些友军机的行动,继续前往地面引导站指示的接敌地点。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Bf对着Ta编队开火了!
机载无线电里传来了嘈杂的呼喊声:
“梅塞施密特在攻击我们!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各机注意,我们遭到了友军机的攻击,注意规避!”
原来,外形独特的Ta被这些BfG当成了美军的新式战斗机,很快咬了上去,第三大队的Ta飞行员们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误击搞得手足无措,编队瞬间混乱了起来。更要命的是,由于TaH和第四大队的Bf采用的是不同的无线电通讯频率,无法用无线电告知这些梅塞施密特打的是自己人,Ta的飞行员们又不愿意击落自己人的战斗机,只能依靠飞机自身的性能东躲西逃。
在BfG编队的“奋勇作战”下,第三大队的Ta编队很快被驱散,再也无法继续参加对盟军轰炸机群的截击任务,JG联队第三大队的Ta中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编制出击,就此迎来了如此戏剧性的结局。
而误击了友军的BfG编队很快也遭遇了灾难:在追击Ta的过程中,一队为美军轰炸机护航的P-51D战斗机注意到了德军的混乱,纷纷俯冲迎敌,这些梅塞施密特没有注意到美军战斗机的来袭,在混乱的空战中被“野马”打下了13架BfG,整场截击行动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表现截击B-24重型轰炸机的TaH编队的绘画,遗憾的是,TaH从来都未能在实战中以编队形式集中截击盟军轰炸机群年3月14日,JG联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德国第一航空军司令迪特里希·佩尔茨(DietrichPeltz)少将。佩尔茨将军此时接受了希特勒的命令,要求他总体负责德国空军的本土防空作战,为此,他特别到德国空军的各个战斗机联队视察,作为唯一一支拥有TaH的部队,JG联队也是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