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一场精彩的演出
3月31日傍晚,由四川省文化厅指导,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省歌舞剧院联合出品的音乐剧《我是川军》在中飞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上演。容纳余人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学院党委常委、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院长郭仁刚,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刘英,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党委书记罗亚光,与中飞院广大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刘英致开场词。她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大家在观剧中,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文化洗礼,学习、缅怀川军英勇抗战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坚定信念,不断激发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的澎湃动力。
抗日战争期间,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漫漫出川路,寸寸山河土。《我是川军》音乐剧,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讲述了一座小小的古城里,百余名装备简陋、力量参差不齐的川军队伍奉命死守城池,被日军团团围住,等待援军,英勇作战直到弹尽粮绝的英雄故事。战旗一裹英雄血,三尺青峰刹时红。
No.2
一段深刻的感悟
演出结束后,中飞院师生为台上演职人员送上鲜花。观众席掌声雷动,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五分钟。交织的灯光下,仍然能够隐约看到有师生在座位上偷偷抹眼泪。
中飞院教师罗汝霖表示,之前看过、听过很多抗战故事,今天却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川军的故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有青山!《我是川军》音乐剧让我不禁联想到70多年前,在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急迫时刻,深处抗战大后方的四川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前赴后继、奋起反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他们展现了可歌可泣的民族大义,川人不曾负国!”
机场工程与运输管理学院级学生李嘉阳依然沉浸在剧情里。她说,在这场惨烈的拉锯战中,川军子弟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坚强的意志捍卫着自己的家园。一句句声嘶力竭的呐喊,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视死如归,无不让人热泪盈眶。“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昌盛的年代,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我们追逐梦想,为荣耀你们的光芒。我是中华儿女,我骄傲!”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级学生周大可对川军老兵那一句铿锵有力的“我是川军”印象深刻。“他们有爹娘,有妻子,更有家国情怀,英勇的战士们们热血捍卫着他们所爱的这片土地,捍卫着中国军魂,捍卫着民族尊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场感人肺腑的《我是川军》更让我们大学生懂得立国道路之坎坷,之悲壮,更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我是川军》巡演执行导演李冬浩表示,整个话剧的人物性格塑造得十分鲜明,川军子弟兵不言败不服输的气质与顽强不息捍卫家国的勇气与情怀都让他十分敬佩。同时,他坦言,一跨入中飞院的校门,中飞院学子身着整齐的制服,踏着整齐的队列,给他带来一种很阳光很有精气神的感觉。“希望大家可以一直保持着这一份热情,积极报效祖国,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剧中男主角张浩天的扮演者沈珂表示,自己曾经也有当飞行员的梦想,之前以一名观众的身份来中飞院看过其他话剧,所以这次来中飞院演出的他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他很享受这一次演出过程,也为出演《我是川军》的男主而感到骄傲。
No.3
一段尘封的历史
《我是川军》主创团队对中飞院的认可与亲切感,与中飞院传承的红色基因密不可分。中飞院的机场也曾经历了抗战,见证了中华民族这段荡气回肠的抗争史。
年5月,为了专门为配合盟军第58重型轰炸机联队实施"马特豪恩"计划,来自四川各地的民工30万余众,用了10个月的时间日夜赶修了新津、广汉、邛崃和彭山四个机场。其中新津机场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机场。
年6月15日夜,从这几个机场起飞的75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轰炸了位于日本本土的八幡钢铁基地,这是日本本土第一次遭遇轰炸,彻底打破了日本本土远离战火的神话,日本国民第一次陷入极大恐慌。
一年之后,日本宣布投降。
年,经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批准,新津和广汉机场正式交给中飞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专门用于培养民航飞行员使用。
中飞院遂宁机场也有着悠久历史,在抗战时期为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建成后,为了保护遂宁和重庆,34架战斗机多次起飞迎战拦截前来轰炸重庆的战斗机与轰炸机,成了日寇的空中克星。
年12月底,“飞虎队”加入中国战场之后,盟军援助的P-40战鹰战斗机、P-43枪骑兵战斗机、P-51野马战斗机等一批批先进战斗机进驻遂宁机场,自遂宁机场频频起飞迎敌,夺取制空权。
年11月4日,经空军批准,中飞院增设第三训练团,团部驻遂宁机场。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无不昭示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是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民族,是热爱和平,但也不害怕进行反侵略战争的民族。
红色基因代代传,长期以来,中飞院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还充分重视学生的作风培养和思想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书写在共和国广袤的蓝天上,镌刻在每一个中飞院人心中。
责编:王腾唐一凡
文字:唐一凡大学生记者团李嘉阳
图片:唐一凡大学生记者团周大可徐岸新苏恒頔李伟成历史资料图
美编:唐一凡
点击“在看”
一起为中飞院加油点赞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