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庄,一个镌刻乡愁的地方作者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334051.html

No.

当中庄,一个镌刻乡愁的地方作者:刘洁

当中庄村位于云阳镇东南九里山下,曾几何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自文明村的建设以来,国家的扶贫好政策给这个山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如今的山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云阳大地上,熠熠生辉。一一题记

云阳镇当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齐子柯

当中庄村,我梦中依恋的故园,是可以寄托我乡愁的地方。故园生活,一直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她位于云阳镇东南九里山一带。九里山,这一条东西横亘的大山,从西汉的战争历史里走来,汲取中华破晓之灵气,赋予这片土地神秘的传奇色彩,为村庄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隐秘而令人神往。当中庄村,一个山清水秀,朴素宁静的山村,曾被世人忽略,如今却被众生追寻。她因了九里山深厚人文历史的濡养,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条件,焕发着独有的风姿。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中脱颖而出,并吸引了各地人士走访观摩。“历史村落,幸福新村”成了村庄的新名片。村庄的点滴变化也牵挂着无数在外游子的心,多少次在深情凝望,她擎起大地母亲温暖坚实的臂弯,紧紧拖拽着他乡游子漂泊的心。周六上午,我和二位好友到当中庄村游玩。一路上,隔车窗望去,远处叠嶂亘延,烟岚拥树,公路两旁白杨挺立,白杨行外阡陌交错,田陇连绵,山道弯弯,樵经蛇曲,林木丰茂,山势平缓。开阔的绿野地里,处处飞青滴翠,燕子斜掠空中,好一派春意盎然的绿卷,在我的眼前一一展现!车行驶到村口石桥,只见石桥之下一道涧渠流来,奔湍激石,泻玉堆雪。村民在田耕耘,老人在半山坡放羊,看云日徜徉,甚是悠闲。只见错落的民居与参差的古树相映,在四周漫山遍野的林果掩映下,安然地落在九里山脚下,那么宁静、那么安详,犹如一幅定格的水墨画!进入村口,便有一条明代护城河般的水渠映入眼帘。我们顺着河渠边走边看,只见那一条玉带似的河渠,像一条翠绿的缎带镶嵌在村中。河渠两边种着一排排柳树,河里开着一朵朵荷花,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下车漫步在河渠边,微风吹拂着柳枝,柳树像一位位美少女,长长的柳条在风中轻轻飘荡,恰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只见岸边杨柳千丝万缕抚风摇曳,水中鹅鸭掌分碧波巡逡游戈。河里的水很清澈,鱼儿在水草之间捉迷藏。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泛着金色的光芒。河面很平静,像一面大镜子,映着蓝天、白云、高楼。阳光、白云、河水、柳树……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当中庄村的文化广场就坐落在河水榭子边,广场边上栽种了棕榈,里边沿墙连绵密匝都是青旺旺油绿绿的长青树,还有冬青、玉兰。日光映照下繁花点点中绿树霭茵,文化广场青蔓蔓一片蒸腾之气。只见那广场西依流溪南傍浅池,头上老树翳日,脚下苔滑石凉,林鸟啾鸣间着老蝉长吟,四匝林木竹树碧绿幽深,在浓密的花篱中不时有夏虫嘤嘤声传来。物质上的丰裕势必会引起精神文化上的提高,也应了时代对于生活改善、生态宜居、环境优雅、乡风文明的新乡村的美好需求。村子新建了农家书屋、文化墙、休闲广场等设施,一面面生动的文化墙,绘有二十四孝及其他中国传统美德的图案,孝悌礼仪也在村庄一一传承。当中庄村山野绿道的打造,宽敞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直九里山城的隘口。绿道犹如一缕飘带缠绕着青山,而当中庄村则是镶嵌在飘带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今的当中庄村已成为美丽乡村,不但修好了路,而且还按上了路灯,还做了统一规划,畅通的道路,整洁的村庄,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夏日傍晚,人们由过去在田间场畔乘凉变成了广场娱乐,那些平日围着锅台转的农妇们扭动着腰身,跳起了广场舞。这些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无不洋溢着她们对生活的热爱。景色越来越美,我们说话间已到了一带稠密林子旁边。老树翳天竹木婆娑比着别处更加茂盛葱茏,一带粉墙上头葛藤纠缠虬枝蟠结,中间就树势结成藻须花门,一带歇山式房子坐南向北,外边没有设丹墀,一色石板铺地。从东绕出去,眼前忽然一亮,一大片水塘围在碧树绿丛之中,约可二亩方圆,四周全都是青石阶梯形入水,水涌如溢,成潭形涡旋之后流入河渠之中。一阵风掠水渠而过,涟漪水波一层一层涌动,粉墙碧瓦秀亭红阁一折一折的倒影在水面上荡动,大片老荷半枯的扇叶半卷起来随波翻涌,和着水声沙沙刷刷澹澹泊泊响成一片,渠水清澈见底,连湖底的水藻也在摇荡,深邃得像墨染的雾。这里地面开阔,一阵夏风拂荡而来,满坡架岭竹树花海摇漾生姿,浓郁花儿香气随着风一阵阵卷漫过来,清凉甜香十分宜人,但见到处是浓绿油碧、夹道蔽天的花篱。向南看,村村公路纵横交织,远处的楼亭侧影像窗上剪纸般贴在明丽的天空上,坦坦荡荡的空地上似乎有薄雾,远处的居民房舍都看得不清楚,倒是水塘水渠带水色清亮,摇曳不定的波光里透着垂杨柳婀娜摆动的枝条,姿意风情绰约万端撩人游思。

凝目远眺,只见山犹如翠屏叠嶂,千沟万壑都隐在黄土坡下,满眼新绿间繁花点缀艳色杂陈。西北是一片广袤平地,野天寥廓湖田相接,夏风拂荡间麦田一碧无垠绿浪摇漾,护河堤石壁依渠兀立,连绵向前延伸,竟是极目不能穷视,这一带上渠下沟,清水环流。茂密葱茏的树影间红楼白塔掩映隐现,远远望去峥嵘絪缊紫翠交辉,在阳光下蒸霞披霭壮观炫目。

陪同我们的是当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齐子柯同志,这里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见我们都看得神往,他一手遥指远处一边说,那处有一所关帝庙,庙旁便是由北向南的交通要塞古宛洛大道,由东至而分别是小南庄,凡庄,当中庄,齐家南庄,张家庄,高家岗,赵家沟,岔路口,南湾,瓦房组,九里山上何处有韩信塞,那边是跑马岭,这边是石眼山,什么韩信床,擂鼓台,东风洞,西风洞,旗杆山,将军山,灯盏窝,杨红庵,铁佛寺……滔滔不绝指点道路,好一派历史风光……当中庄村的村名都有一定的历史典故或地理分布,或是诸如姓氏分布,或是以独具特色的地形命名,如小南庄,凡庄,当中庄,齐家南庄,张家庄,高家岗,赵家沟,岔路口,南湾,瓦房组。村落整体规划建设上呈现出整齐统一的形态分布,巷道房屋俨然,东西南北主路一一对称,四个方位相互贯通,农用田分布在村庄外围,包绕着村落,纵横交错中也切合了“中和、大同”这一中国传统古代建筑哲学思维。屋舍、田园、炊烟这些故乡风物,交织起了乡村的图景,使人想起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闲适安然。谈起当中庄村来历,那可是大有来头的,回眸历史烟云,我们把思绪拉到大清帝国时代,在清帝国嘉庆年间,出现一位声名显赫,位居高官的大人物齐慎。齐慎(-),字三企,号礼堂,南阳新野县新甸铺镇齐家人,从小习武,十六岁中武秀才。清嘉庆元年(年),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义军从湖北襄阳波及河南新野。齐慎组乡团协助清兵围剿,后,从军于直隶提督庆成部下。嘉庆五年任易州营把总。嘉庆十年迁陕安镇标左营游击。嘉庆十八年9月,滑县木匠李文成领导农民起义,齐慎随参赞大臣杨芳前往镇压,在道口、卫河等地交锋13仗。后又参与镇压三才峡刘二和麻大旗起义军,历任西安、陕安两镇总兵。道光元年(年),升任甘肃捉督。次年,西宁插账番部骚扰黄河以北地区,齐慎率军大败番部,并将他们放回故地,使其安守游牧。道光六年(年),新疆维吾尔族贵族张格尔在英国策划下叛乱。他作为杨威将军长龄的翼长,驻守阿克苏,领兵迎击,活捉其首领库图克鲁,粉碎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阴谋。道光二十四年(年)5月15日,齐慎在马边行台阅兵途中,病势重危终因壮志未酬,伏枕流涕而逝。后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勇毅,齐慎,他就是云阳当中庄村齐姓族人的远祖先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后代均是走读书入仕之路,历经数代,做官的后人竟无一人再超越或接近齐慎的官职,后来一代一代做官的族人少了。据老人言,齐姓在清末之时已无人做官,离开了朝堂,齐族在当时也是大户,子孙繁衍众多,后代子孙为农经商者颇多,其中有一支齐姓因躲避战争灾难,举家迁至河南云阳城南九里山下落户,就是现在云阳当中庄村的位置,以农耕或经营山货为生,生活亦能自给自足。

进桑园时,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片桑田,是一个农业示范基地,集观光与采摘一体。徜徉其中,看着田田的叶子。历代有关桑园的描述,一下子从脑海中踊跃而出,《诗经·氓》中描写桑叶“其叶沃若”最为生动......每株桑树都是硕果累累,枝条上挂满了青、红、紫三色,与绿色的枝条、叶子,相互映衬,让人自然而然地生发出许许多多对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的无限遐想。此起彼伏的雀鸟叫声,伴着桑园里人们的笑语,就像一曲美妙的乐章,让人不知不觉陶醉其中。夏风摇曳着叶子,叶子筛摇着阳光,香风阵阵,神清气爽。观看桑园里采摘的人们,听着风中传来的一阵阵欢声笑语,我的思绪又骑上了脱缰的野马,向着更深更远的想象空间驰骋开去。相传公元前年,刘秀在南阳曾被王莽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好不容易才冲出重围,率十余骑仓惶逃去。岂料前有高山挡路,后有追兵赶来。走投无路之下,刘邦一行人急匆匆躲进了一个阴暗的山洞里。王莽扬鞭纵马,追至洞前,见洞口已是蛛网密布,料定不会有人闯入。于是徘徊观望一阵,方呼啸而去。刘秀虽然躲过了这一劫难,却因惊怕过度,长年头痛、头晕的老毛病突然复发,以致头痛欲裂,天旋地转,随即腰酸腿软,难以排便,痛苦不堪。好在当时身处的九里山山桑地桑林密布,所结桑葚盖压枝头。为度难关,刘秀只得渴饮清泉,饥食桑葚。没出几日,头痛、头晕竟不知不觉地痊愈,排便也顺畅,觉精神清爽,身体强劲有力。后来刘秀虽成了东汉光武帝,仍念念不忘桑葚救命之恩。命御医加蜜熬膏,让他常年养生服用,受益匪浅,当年的九里山桑地也就是今天的当中庄村。

真是美不胜收。当中庄村上倚韩信寨,可观日出月落,下临山下,可赏胜景美色,山坡间百年老松翠竹杨柳掩映间红墙碧瓦丹垩一新,水渠黄芦白茅鲜荷摇曳生姿,夏风荡漾间,整个村庄姹紫嫣红柳垂如丝,多了几分柔媚。甬道南侧一漫下坡,坡下岭上全是枝繁叶茂的枫林,听齐书记说,一到秋日叶老之时,登山四望,犹如淹在红海之中,赤潮翻涌叶声如山呼海啸,濯人心目,令人神往。

我们来到当中庄村光伏电站,我亲眼见到了光伏发电是如何在提供清洁电力能源的同时,修复着当中庄村的生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创造了“光伏改变生态”的壮举。我们惊喜的发现光伏发电正在悄悄改善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光伏电站建设可以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从而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在这里我对这种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由隆基设计、建设,对于一个处于复杂山地的村庄来说并不容易。村支部齐书记,谈到光伏电站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说到:“这个电站属于光伏扶贫项目,在经济收入之外,电站对当地生态带来的变化更让人欣喜。”进入电站场区,画风突变,错落有致的光伏组件像一群穿着格子衫的少女,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乡邻们都是从艰苦的岁月里走来,经历了食不饱腹的苦难生活,所以造就了我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乡风。穷则变变则通,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好起来。土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土地。家乡人更是用辛勤的双手和敢于创新的气魄改变着贫穷的面貌。这儿的乡村是美的,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只有自然的淳朴与真挚,没有城市的高楼与街巷,只有精巧的村舍与小巧的农院,没有城市的商业气息与脂粉的味道,有的只是泥土的清新与花草的芳香。五六月份,风吹原野,热腾腾的麦浪随着盛夏翻滚,麦黄便是故乡最绚丽的色彩。这里的农作物一年两料,秋天金黄的玉米便隆重登场了,沉甸甸的玉米棒仿佛一个个金话筒,传递着收获的声音。冬天,麦苗熟睡的季节,若是来一场纷飞的雪,便是自然最大的馈赠,恣意地享受着“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瑞雪福照。农闲了,这时候便全家围坐一起侍弄秋天囤积的玉米棒,剥成颗粒换取收入,等待新春的来临。一年四季就这样在光阴里转换角色,丰盈着生活,不变的是对生活的探索及新时代的渴望,农村生活静谧祥和而又充满希望。

穿行于迂回的山路,盘旋回转,车子行驶到九里山隘口,轻松登上古老而神奇的楚长城,站在山上,高远的白云,碧绿的松山,五彩的沟谷,铺成一张磅礴的画境,无需任何雕饰、原生态的美景让你一览无余。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的松涛声,带来古木的沉香,万亩森林一派生机盎然。池塘吞落日,山凹吐炊烟。一个的美丽小山村正在向我们描绘一幅崭新的画卷!乡土文化是我的根脉,乡愁永远萦绕在时光里,故乡是眼角的一颗泪花,顺着脸庞轻轻滑落在书笺,父辈们用沾满泥泞的双脚丈量着田垄的距离,我用饱蘸乡愁的思绪写下乡村的赞歌。回眸凝望,故乡永远在那里注视着我,怀念你,我灵魂偎依的故园!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洁,男,河南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南阳网通讯员,南召县民俗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州风情》网刊特邀文学顾问,南召县云阳镇中副校长。

手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yj/15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