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零售,一匹脱缰的野马回看

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38268292971796&wfr=spider&for=pc

作者

王彩霞

  年10月“新零售”一词横空出世,一年里,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词了,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快得惊人。

  一方面,电商巨头借着新零售的东风,以极大的热情拥抱线下,以期实现占领实体零售阵地的目的;另一方面,实体零售大咖也在求新求变,努力在奋斗着“线下线上融合”的幸福。嗅觉灵敏的资本呢,一向认为“机会在哪儿、回报率就在哪儿”,也开始青睐新零售……这一切都为新零售的起飞插上了翅膀。

  一年下来,谁飞得很好、健康运行?谁昙花一现、折翼而亡?让我们总结一下。

  一夜之间,一拥而上,爆发式……用这些词汇描述的新零售再合适不过。这一年,新零售“起飞”的项目多到数不过来,全渠道、人货场、平台化、数字改造、IP商品、高毛利、前置仓、工匠制造、智能设备、无人店、合伙人、共享经济……,各类眼花缭乱的新名字和新技术充斥在大众视野,且不论是不是“新零售元年”,零售界风起云涌却是业内公认。阿里收购高鑫零售,砍掉大润发飞牛网;腾讯入股永辉,永辉收购红旗连锁;苏宁称3年将开店逾2万家;京东腾讯入股唯品会;新物种超市+餐饮成标配;无人经济风生水起……

电商巨头渠道下沉,加快重构零售格局

  拥有线上巨大流量的电商巨头动作连连。

  阿里、苏宁、大润发,联华与腾讯、京东、沃尔玛、永辉这两条阵营越发分明。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几年国内区域零售企业将会不断选边站队,零售行业的垄断竞争格局将会愈演愈烈,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

  这一年,阿里的“新零售帝国”雏形已现,从盒马鲜生到线上的闪电购、易果生鲜,线下商超从银泰、三江购物等再到高鑫零售,通过入股、联姻等多种形式,阿里的新零售布局力度明显加大。据悉,年阿里的新零售版图投资金额高逾亿元,关联的线下商超门店近家。

  电商巨头的渠道下沉尤其值得注意。受益于人口回流与消费水平提升,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力与市场规模正快速崛起。年,阿里巴巴、京东先后宣布布局非一二线城市。天猫零售通的目标是二至六线城市,并下沉到西部县级市场,覆盖零售小店的数量突破50万家,在未来一年内覆盖万家零售小店,并推出零售通线下项目“天猫小店”;京东则打算未来5年在全国开设超过万家京东便利店,一半在农村。两者同样选择率先渠道下沉,抢占三四五线城市的零售企业。

传统零售进发线上,细分新业态

  这一年,实体零售在社区生鲜超市方面加速发力。

  安徽乐城生鲜传奇、深圳钱大妈、上海康品汇,几个月里相继成功实现融资。未来两三年,这个数万亿级市场的开拓将伴随着农产品供应链升级、生鲜超市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推进、生鲜商品毛利率的提升、生鲜超市店面形象的改造升级、生鲜超市APP等信息化数字化助力等因素加速成长。

  这一年,实体零售还在便利店业态创新上爆发。

  罗森、7-11、全家便利、Today便利、好邻居、猩便利等都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广东美宜佳便利突破1万家的规模,还有“永辉生活”这种生鲜+便利店新业态的搅局,使得便利店业态的未来充满想象。此外,这一年,实体零售更加广泛认可并付诸实践+餐饮或餐饮+,让餐饮与零售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资本技术起跳“新零售之舞”,加速市场整合

  年8月7日,京东商城宣布与永辉超市达成战略合作,并认购其普通股,持有10%的股份。下半年起,腾讯开始直接入局新零售,入股永辉超市,使永辉超市一度出现涨停。而年腾讯即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年年末两者又以8.63亿美元入股唯品会。

  “无人零售”炙手可热。

  当亚马逊推出了新型概念店AmazonGO后,阿里、京东、罗森、便利蜂等相继入场试水。一时间,无人便利店、无人售货机、无人货架,甚至包括无人售饭机纷纷登场,猩便利、苏宁BIU店、简24、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小麦铺等无人店业态层出不穷。虽然貌似概念作秀,但探索的积极意义也很明显。

  年下半年开始,办公室无人货架彻底走红创投圈,迅速获得巨头和资本的   作为一家无人自助售饭机品牌,成立于年的饭美美是在年无人零售“火爆”时才被业界熟知。据悉,其自助设备的造价成本在5万元左右。在饭食方面,饭美美采用“三段冷链”加工、运输、储藏工艺,使冷链鲜食加热后的复原度达到95%以上,配备自己的中央厨房和冷链物流。

  没有售出的饭食,饭美美智能柜可以自动锁定(由物流配送人员隔天取出),餐盒上   新技术前所未有地受宠。

  新零售得以从概念成为现实,背后蕴含着新技术应用的推波助澜。AmazonGo利用计算机视觉、融合感应器系统、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店内使用大量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将人、商品和场景连接起来,打造无需排队、无需等待结账的购物体验。年,国内零售企业积极布局,也迅速推出了样板店。从嵌入RFID、人脸识别等技术,到无人机配送、智能客服、线下实体零售智能化商品体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新零售中的场景化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此外,传统零售业的供应链局限于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与消费者、销售渠道的协同不足,而新零售时代下,智慧供应链依托大数据和信息系统,将客户综合感知、智慧指挥协同、客户精准服务、智能全维协同、重点聚焦保障等要素集于一体,使各系统在信息主导下协调一致行动,最大限度地凝聚服务品质、有序释放服务能量,最终使营销和服务变得精准,使供应链变得透明、柔性和敏捷。

  大概念下的新零售全面发展。

  比如小米之家的智能家居和苏宁的智慧零售。

  雷军布局新零售,是想要做生态链,想围绕消费者将智能家居生活的所有企业团结起来。小米之家从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店后,就从未停止过扩张。年,小米之家线下开店51家,截止到年11月5日,开店数达到家。

  雷军给出的KPI目标为,3年内开出0家门店,5年内突破亿销售额。他认为,新零售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透过小米之家的上百家线下实体店多做SKU,但又不是简单增加单品数,而是参考小米商城中购买频次最高的产品铺设到线下。经过两年打磨,小米之家的坪效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Apple零售店。雷军将此归结为“爆款产品配合丰富产品组合,并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论做线下零售”。

  年3月,张近东提出“智慧零售”概念,但很多“打法”让外界摸不着头脑,在12月举办的战略会上,张近东对苏宁拥有的10种业态做了诠释,即“一大、两小、多专”。“一大”指苏宁易购广场,其中包含苏宁云店、母婴、苏宁体育、儿童早教等新业态;“两小”是苏宁正在大力推进的苏宁小店和苏宁易购县镇店;“多专“则是指苏宁云店、苏宁红孩子、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易购汽车超市、苏宁极物和苏宁影城7种业态。苏宁年的开店计划早已对外公布,比起前几年的低调潜行,这次可以用近乎疯狂形容:总目标是开家店。

新零售切忌舍本逐末忽略本质

  有人说,零售在本质上是一种围绕流量产生的生意,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才使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把机会瞄向了线下,虽然现在新诞生的很多便利店都在原有便利店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技术元素,但归根结底便利店生意还要回归于商品服务和体验。

  体验几乎成了新零售的关键词,至多再加一个“便利”。笔者认为,这两个词都没有切中零售的本质。人们买东西,第一看重的还是商品本身如丰富度、品质及价格,在此基础上,才是越便利、服务越贴心越好。换句话说,零售的核心是商品及其性价比。从这个角度而言,笔者赞同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金好来董事长吴金宏等区域零售业大佬倡导的观点:该让你卖的商品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价格低一些、再低一些才是硬道理。

  没有切中零售的本质,是令人担心新零售只是一股风潮的根本原因。

  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了德国的阿尔迪。71年来,阿尔迪年复一年只坚持一个策略:低价质优,为了低成本不为时代进步的各种诱惑所动,其创始人异常低调,兄弟俩的财富超过比尔盖茨世界首富多年,却不上市、不接受任何采访。阿尔迪每到一个国家都所向披靡,逼得零售巨头节节败退,沃尔玛称在成本控制和“天天低价”方面还是德国人更在行。

  阿尔迪在全球19个国家拥有超过00家门店,商品价格比一般超市低35%-40%,比沃尔玛低15%-25%,而销售利润率是沃尔玛的1.5-2倍。年3月,它以“奥乐齐”为名入驻天猫低调进入中国市场。

精彩荐读

RECOMMENDEDREADING

1.回看(1):从零售变化看变革方向

2.零售爱与恨,资本的赌局

回看(2)

3.新年献词

中小零售企业好起来才是中国零售业真正好起来

4.回看(3)

零售人迷茫+探索的一年,他们都做了什么?

编辑:东风执行主编:刘朝龙

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

投稿合作:cszkpdl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yj/19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