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亲兄弟美联体战机F82双野马

北京治疗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4/8744650.html

第一眼看到F-82“双野马”战机,用现在的说法,很像是用PS软件将两架P-51机身P到一块的产物,实际该型机是“联体战机”这种独特气动布局的代表作,本图集就此为您解读。

联体战机的起源可追溯到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空军。年2月,德军投入了一种绰号为“巨人”的Me-重型滑翔运输机,如其绰号所述,该型机的翼展达到了55米(与今天美军B-52轰炸机翼展不相上下),机长28米,可搭载名士兵,最大起飞重量34吨。为拖曳“巨人”升空,德军曾尝试同时动用3架Me-重型战斗机,但发现极为危险。图为“巨人”运输机模型,可见空运88毫米高射炮都是小菜一碟。

图为He-Z两视图

由于当时苏德战争即将爆发,德军没有时间再为“巨人”专门研发一种拖曳飞机,于是亨克尔公司的设计人员灵机一动,提出将2架He-H-6轰炸机连接在一起,并加装了5台JumoF-2型12缸液冷发动机,临时拼凑出了He-Z这种看似天方夜谭的重型滑翔机牵引机,结果还大获成功。

图为He-Z拖曳Me-重型运输机起飞

He-Z自年试飞成功后,共生产了15架,后来参加了多场战役。例如年夏的马耳它岛支援作战;年冬,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10架该型机还参加了救助被围困的德军第六军团的空运补给行动以及随后的库班桥头堡战役。

图为He-Z同时拖曳两架Go-运输机起飞

图为停放在地面上的He-Z,从近处的士兵对比,可见其巨大的尺寸

图为游戏中还原的He-Z拖曳Me-运输机飞行CG图

He-Z2是He-Z的远程轰炸改进型,但最后只停留在图纸阶段

Me-Z(Z为德语“双胞胎”Zwilling一词的缩写)则可算是历史上第一种联体战斗机,由2架Me-F合体改装而来,主要是为检验新型远程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图为唯一一架完工的Me-Z联体战机,但该机最终未能试飞,毁于年的盟军空袭。

但与后来联体战机不同的是,Me-Z仅有一个座舱,只是为了在一侧的动力系统失效后,仍可以利用另一侧正常飞行。Me-Z的火力较为强大,共搭载有5门30毫米机炮,还能挂载1吨重的炸弹。

图为艺术家绘制的Me-Z联体战机效果图

图为F-82结构图

同一时期,美军当时也急需研发一种远程战斗机,为轰炸日本本土的B-29轰炸机群提供护航。年10月,美国北美航空公司提出了一种基于P-51改进而来的远程战机方案,巧合的是,采用了与Me-Z类似的联体布局,但不同的是,研发人员基于太平洋战场飞行员(8小时)长途奔袭易疲劳的反馈,决定采用双座舱设计,正驾驶位于左侧机身,副驾驶位于右侧,轮流驾驶可缓解作战疲劳。

F-82“双野马”将两架P-51的机身通过矩形的中翼段和水平尾翼连接在一起,并保留P-51的外翼段,这样不必进行全新设计,减小了设计风险。该型机于年6月15日首飞,年服役。虽然F-82未能参加二战,但却赶上了另一场战争。图中的红框标出了F-82搭载的6挺12.7毫米M3重机枪,位于主翼中段,由于是集中布置,火力密度强于P-51;此外该型机还能挂载1.8吨重的炸弹。

北美公司的F-82“双野马”战机组装厂资料图,摄于年

本图描绘的空战发生在年6月27日,隶属于美空军第战斗机大队第68中队的F-82G“双野马”(编号46-)击落一架敌方空军雅克-7U战机,这是这场战争中的第一场空战记录,也是新成立不久的美国空军(年9月8日正式成立)的首次空战得分

由于航程达到千米,F-82是当时美军唯一一种以日本为基地,作战半径可覆盖整个半岛的战斗机。图为年6月,正在飞向半岛的美空军F-82G“双野马”联体战机编队,这些战机隶属于美空军第战斗机联队。

图为F-82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时涂装

尽管在那场战争结束后,F-82似乎成为了有人联体战机的“绝唱”,但该布局在军、民领域后来仍有新产品问世,民用领域例如图中的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白骑士2号”运输机,主要用于运载和发射私人太空飞船。

图为挂载太空飞船飞行的“白骑士”2号

图为网上流传的“神雕”无人机图片

联体机在军用领域的最新应用是中国的“神雕”双体无人机,该型无人机于年5月首次亮相。西方军事家猜测,“神雕”独特布局有利于在机身上布置大型雷达。

这架联体版F-战机更像是爱好者的脑洞作品,现实很难实现

来源:参考消息网

合利前沿军工技术

                    

投稿、合作请联系邮箱wechat

hollytechnolog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qiyemaa.com/cqcx/17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