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将时光倒转两个甲子年。
年,也是春天,北洋海军进行了海上阅舰式。
当时21艘军舰编成了混合舰队,看似声势浩荡,桅樯如云,然而李鸿章却忧心忡忡。他在向朝廷的汇报中写道:
“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尤胜。即日本蕞尔小邦,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字里行间满是忧虑心酸,可想而知位极人臣、声名显赫的李鸿章,实际处境是多么可怜。不想触动本质,又要起死回生,任何人都显得力不从心。
根据当时文献记载还有这样一个细节,有日本军官发现,清朝军舰上的大炮竟然落有灰尘,而军舰弄得像洗衣坊一样——晾晒着衣服。
在穷奢极欲的挥霍中,当时的国防开支却拮据万分。北洋海军正是在这种后难为继的局势中,又迎来了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败,龙旗飘零。
这个曾号称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亚洲最强的北洋海军——拥有着25艘舰船、余名官兵,在甲午海战中折戟沉沙、全军覆没。甲午惨败后,中国再无海防可言。
年2月,刘公岛。
六名木匠正在岛上一座庭院里打一口棺材,一个人时不时叫停木匠,自己躺进棺材里,一试大小。
那人叫丁汝昌。
2月11日的晚上,59岁的丁汝昌在刘公岛上写完给李鸿章的最后一封信,交代完所有后事,端起了混着鸦片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鸦片酒药力发作缓慢,直到翌日凌晨五点,丁汝昌终于痛苦地咽气了。临终前,他反复和仆人念叨:“这么大的舰队,说完了就完了?”
丁汝昌
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第一位海军舰队司令,在为海军的荣辱败兴奔波17年后,如此悲情地了结了自己。
4月17日,清政府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谁能想到,这四万万人口的大清国运,有一天竟折在了海军的舰船之上。
甲午惨败后,海军的低落一直延续了数十年。
从年的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外国侵略者从海上入侵中国次数之多是十分惊人的。日、美、英、法等国的军舰入侵中国沿海地区达余次,这其中,日本的入侵占总数的41%。
在一个海洋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联系如此紧密的星球,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可想象的。
(二)
这是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张照片。
刘华清观摩停在美军“小鹰”号航母上的SH-2多用途直升机
年,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带领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访美,第一次登上了美军航母。涉及到核心的技术和装备,美军有所保留,不允许靠近触碰。当时已经64岁的刘华清将军只能踮起脚、伸着脖子远望“小鹰”号航母舰载机的细节,这位共和国将军流露出的表情,宛如一个穷孩子正看着富裕人家小孩手中的玩具……。
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华盛顿关于危机的流言沸沸扬扬时,美国人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Wheresthenearestcarrier?
“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儿?”
想要问出“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儿”需要巨大的底气。然而,建造航母之路,中国走得并不轻松。这中间的曲折,可以回看文章田柳观察
首发福利高清大图:揭秘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把时间快进到年9月25号
我国的第一艘航母正式交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辽宁舰”。年11月23日,舰载机歼-15战斗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这也标志着我们的航母真正开始投入使用。
年11月歼15首次在辽宁舰成功起降摄影:蒲海洋
年12月17日,第二艘中国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海军,中国迎来了双航母时代。与辽宁舰不同的是,“山东舰”并非改装,而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航母。
第二艘中国航母“山东舰”摄影:蒲海洋
还有件事值得一提。
造出辽宁舰和国产航母的,是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研究所,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研究所门口,静静地守着两艘近代军舰的模型,其中的一艘叫“致远号”,正是甲午战争中载着邓世昌等英烈以身殉国的那艘。
“致远号”资料图
70年代海军人的航母梦,我们走了40多年。而我们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只用了5年。年海军节,“局座”张召忠在回顾海军的发展历程时痛哭道:
“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今天!”
年4月11日。
人民海军在其官方微博中首次公开了海军的“五个孩子”宣传片:老大潜艇,老二水面舰艇,老三航空兵,老四陆战队,老五岸防部队。这“五个孩子”正是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5大兵种。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海军在青岛举行了国际阅舰式。而我,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之一,也有幸见证了这场盛大的阅舰式。回忆起那段时间,朋友圈刷屏海军的背后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海军的逆袭。
田柳在海上阅舰式现场采访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海军举行60周年海上阅舰式时,当时只有29个国家参加。而今天,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60余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及10多个国家的近20艘战舰参加了海军节盛大的阅舰式,可谓是恢弘气势。
(三)
年10月,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抵达英国伦敦访问,这是中国海军舰队第一次出现在泰晤士河畔。
英国媒体《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将英国人的自嘲发挥到了极致:
Armedwithcruisemissiles,theycanhittargetsupto50kmawayandspecialiseindestroyingshipsandsubmarineswiththeirincredibletorpedoesandrocketlaunchers.
装备着巡航导弹,这两艘舰艇可以打击50千米外的目标,用可靠的鱼雷和火箭发射装置专门摧毁舰艇和潜水艇。
Butthankfullyforus,theyarrivedinthecapitalaspartoftheirEuropeangoodwilltour。但幸运的是,他们到我们首都是来友好访问的。
当时在英国的华人还向到访的中国海军编队赠送了一份礼物:北洋水师当年向英国购买的军舰照片。
在英华人赠送到访编队礼物:北洋水师向英国购买军舰的照片
可以看到,镜框内的一组照片为4艘战舰,分别是清朝北洋水师在英国定制的致远、靖远、超勇、扬威号巡洋舰。
这几年,外媒对中国海军的报道喜欢用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droppingdumplingsintosoup”。意思是说,“新型舰艇像下饺子一样下水”。于是,在中国的军迷圈也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叫“下饺子”。
确实,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狂飙,海军有钱了,军舰如下饺子般,再不用受“窝囊气”了。
中国海军首艘万吨大驱摄影:蒲海洋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在年8月的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世纪之交以来,随着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它的军事实力有了巨大飞跃。这种军力建设在海上最为明显。”
而英国智库在年2月的报告中显示:中国过去四年间的海军舰艇的总量已经造出整个英国皇家海军的吨位。
年,我在美国采访著名侨领方李邦琴女士时,她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他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华侨都遭遇过曾经因为祖国不够强大而在国外遭受各种蔑视的事情,包括无端被人辱骂,破坏华人商铺等等。而如今,再没人敢欺负他们。
田柳与方李邦琴女士
身体好的时候,人们医院百无一用。和平年代的军事发展也是如此,但强大的钢铁长城,却总是像后盾一样给人以强大的安全感。
(四)
年,贺岁电影《红海行动》凭借超凡的口碑引领当年的票房。该片就是改编自真实的中国海军也门撤侨事件。
年3月29日,中国海军临沂舰停靠也门港口撤离中国公民
年,中国海军的也门撤侨震动了全世界。
自年3月26日起,由沙特、埃及、约旦等国组成的联军开始在也门地区打击胡塞武装。一时间,当地局势骤然紧张,战火摧残着整个也门。地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舰艇编队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紧急“暂停”护航任务,火速赶赴也门撤离中国大陆公民、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
当时的海军新闻发言人梁阳在采访中是这样描述的:在临沂舰停靠也门亚丁港的时候,警戒哨就发现一枚炮弹在港区里落地。数分钟后,军舰舰首附近的吊车疑似遭到坦克射击,数枚榴弹击中吊车。
一时间气氛十分紧张。为了确保人员安全登舰,临沂舰进入一级战斗部署,随时准备开火。与此同时,全副武装的蛟龙突击队队员迅速控制港口附近区域,并树立起英文警告标识:“ChineseNavySecurityArea,KeepClear!”(中文意思是:这里是中国海军所设安全区,闲人勿近!)
“也门撤侨”中蛟龙突击队队员迅速控制港口附近区域,并树立起英文警告标识
也门撤侨可谓是历次中国撤侨行动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张照片:一个身穿背心牵着海军手的小女孩,走起路来轻松得像是去参加春游。
也门撤侨中海军牵着小女孩登舰
尽管危机四伏,但对于当时的很多中国侨民来说,中国军舰就是“诺亚方舟”。不少国内外媒体感叹,也门撤侨虽然只是第19批护航编队的一小步,却是中国海军的一大步。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武装军舰从外国撤侨,更开创了解放军特战部队携带武器登陆别国武装撤侨的先河。
中国海军用实际行动告诉国民,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遇到危险,祖国都会带你回家!对海外华人来说,祖国,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儿女需要之时,它会随时出现。
(五)
年8月1日,是中国军队走出国门、尤其是海军走向深蓝迈出的标志性的一步
——中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在吉布提投入使用。
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在营区举行
众所周知,海外建立基地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大国的专利。从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到如今号称“世界和平维护者”的美国,其海外军事基地代表着他们向全世界投射武装力量的“桥头堡”和干预地区事务的“前沿阵地”,更是奠定其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
吉布提基地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热带荒漠特征明显,每年四月至十月高温近50摄氏度。基地的海军官兵们的训练从未间断过,依托着驻地复杂天气和恶劣环境他们定期开展着徒步拉练和装甲装备野外训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装甲装备野外训练
驻扎海外,远离祖国,吉布提保障基地成为了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补给的强大后勤支撑。这其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就是可以对亚丁湾和北非发生的突发情况做出更快速响应。
据官方数据统计,今天,在非洲的中国人已突破万,涉及的项目投资更是数额巨大。如何在动乱状态下保护中国人在非洲的巨大利益成为现实也迫切的问题。中国也将遇到更多的海外利益安全问题。
把时间再拉回到年,地点:亚丁湾。
一场大洋上的生死营救,惊心动魄。
当时,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常州舰”接到任务:前去多公里外的索马里海岸,深入海盗老巢,解救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多天的“旭富一号”上的26名船员。“常州舰”一路劈波斩浪,经过8昼夜的长途高速奔袭到底预定海域。
风浪中长途奔袭的“常州舰”摄影:侯瑞
警戒观察发现,远处来回穿梭的几乎都是海盗的船艇。“常州舰”立即进入了一级反海盗部署。此时,海军护航官兵的心里清楚,26名船员正在海岸边翘首期盼那抹鲜红——我们的国旗。
摄影记者侯瑞告诉我,至今回忆起当时救人那幕仍心有余悸:“当时海面风力达16米每秒,接近直升机安全飞行的极限。舰艇随风浪摇摆起伏,直升机降落可谓是稍有不慎,就是机毁人亡。”
最终,舰载机、小艇在惊涛骇浪中完成了惊险的营救。备受海盗摧残和折磨的船员们衣衫褴褛,赤着双脚,当看着直升机上的红色五角星,格外兴奋。那一刻,他们仿佛看见了回家的路!
“旭富一号”船员们被陆续接回“常州舰”现场摄影:侯瑞
这些年来,中国海军在亚丁湾大放异彩,扬我国威。也正因为有着他们的守护,才换来了亚丁湾10年的安宁。从此,在国际公认的危险海域有了维护和平的中国力量。
今天,中国的海外利益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的一部分,国家的经济利益拓展到哪里,军事实力就会保卫到哪里。这更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国际安全舞台上更为活跃的角色。
想起《红海行动》中那句经典台词:
“当你在黑暗中迷失,寻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任何一丝光芒的时候,我相信任何人的内心都身处崩溃的边缘,当那一缕光芒出现的时候,我相信没人会拒绝。而中国军人,一直在演绎着这缕光芒。”
新华社播发的评论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人民海军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坚如磐石的信心与信念,这是人民海军的底气与豪气。”这样的底气和豪气,来之不易。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摄影:蒲海洋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海权是影响大国兴衰沉浮的重要因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依然是中国的国策,也是中国人的哲学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