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不知从何时开始,如果你买了一辆和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车,就会被人们透过有色眼镜区别看待。
我们不妨就拿手动挡与自动挡的丰田GT86和斯巴鲁BRZ来说事儿吧。
如果你曾有幸试驾过手动挡的86,那么应该知道,仅仅用“富有驾驶乐趣”来形容显然是不够的。只要山路上几道急弯过去,似乎能身临其境般的穿越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东瀛,体验一波年少时玩头文字D街机的快感。
这一切都要基于左脚脚下的踏板和右手手中的挡杆,如果没有了手动挡的86/BRZ,那么驾驶乐趣将大大减半。
▲86/BRZ算得上是曾经AE86的续作
驾驶手动挡的86/BRZ时,每踩下一次离合,挂入一个挡位,看着转速表的变化,听着引擎声音的变化,可以让你清晰的意识到,是自己在掌控着这一切,而不是电脑。
▲相比换挡拨片,看起来没有多少战斗气息的手排,却是许多车主的快乐源泉
但当你开自动挡86/BRZ时,电脑会说:“我们要兼顾油耗,要降低噪音,因此要升档,要尽量降低转速。”于是,每次电脑不随你的意,强制升档或降档时,你的心里都会咯噔一下,那感觉就像是你自己的车背叛了你。
▲很有战斗气息的三踏板
与此同时,你的那些一起玩车的朋友都会瞧不起你,即使他们开的是那些入门的手动挡家用车,他们都会说你不懂驾驶乐趣,说你不懂机械原理,说你就是一个连手动挡都不会开的傻子。
可是,自动挡的86/BRZ真的就如此不堪入目吗?
在我看来,手动挡和自动挡的86/BRZ所对应的完全是两个受众群体。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刚刚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老婆却恰好是一个无法驾驭手动挡的汽车小白,而这时如果你买了一辆只有你能开的手动挡86/BRZ,只为了在每个周末,能和朋友一起去几十公里开外的那条山路,冒着生命危险去体验所谓的驾驶快感,并完全忘记自己还有老婆和孩子照顾。那可能在你买车的第二天,就会有女权主义者跑到你家门口拉横幅抗议了。
如果这时你买了一辆自动挡的86/BRZ,平时你的老婆可以开这辆车去接送孩子,到了假期,也可以开上它来一次说走就走的GrandTour。因此,自动挡的86/BRZ可以当作是一辆入门级的GT,甚至可以当做全家的唯一的一辆代步车。而手动挡86/BRZ则是一款大男人的玩具,一个可以燃烧青春的载体,但一定是家庭中的第二辆车。
▲86/BRZ本身的底子就很好,即使是自动挡,驾驶感受也不错。
因此,买车时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86/BRZ的手动与自动之争之外,容易被人们嘲笑的,还有在飞度和POLO之间选择了POLO的人。
毕竟相比POLO,飞度有一个能坐人的第二排,有放在空调出风口的冰镇/加热杯架,还有一个媲美中型车的巨大空间,这着实让人佩服本田工程师的功底。更何况那颗地球梦发动机,单单是和老款POLOGTI相同的最大功率,就已经让无数飞度车主高潮。
▲本…本田大法好?
如果你恰好有一辆POLO,又恰好那是一辆只有90马力的1.4L自然吸气发动机,那么你或许会面临着无数飞度车主的冷嘲热讽,“懂的人买飞度,不懂的买POLO”这句话在南方似乎非常盛行,而从小到大都在北方的我,身边还是“不懂”的人更多一些。
既然都加了引号了,POLO车主当然不是真的不懂。他们知道POLO后排很小,但由于只是上下班通勤,后排甚至是不必要的。他们也知道POLO动力不足,但即使是老旧的平台,底盘的调教依然是德味儿一般的韧性。他们甚至都知道POLO没有后防撞梁,没关系,去某宝花两百块买一个就行了。
▲即使是玩起姿态来,POLO未必就比飞度差
如果你有开过POLO,你会发现POLO的6AT变速箱有一种老派而成熟的作风,虽然换挡速度比不上自家的DSG,但在急加速时的kickdown却毫不拖泥带水,一档接着一档,铿锵有力。而在舒适的驾驶风格下,刚刚超过60kph就可以挂到最高档,也保证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再配合短小的轴距,精准的转向,富有高级感的底盘表现,仿佛一切都调教得刚刚好。尤其是在不能过度撒野的城市里开,绝对能够满足你想要偶尔放纵一下的心情。
底盘方面的调教,却恰好是飞度的弱点,也是飞度车主在改装时最先下手的地方。与此同时,飞度的那款CVT变速箱,它会在急加速时如钢铁直男一般将转速保持恒定,同时车尾会传来恼人的噪音。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驾驶乐趣,你就得放弃魔术座椅和ESP,转投最低配手动挡的怀抱,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轮毂和悬挂是飞度车主在改装时的必修课
款POLO虽然也把手动挡只分配给了最低配车型,但在款及以前的车型中,都存在着更高配置的手动挡车型,以吸引不同的潜在消费者群体,这可能就是过去几年,飞度的销量一直不如POLO的原因吧。
所以说,买车时可以参考别人的观点,但不能把别人的需求完全重叠到自己身上,一款车爱还是不爱,合适还是不合适,最重要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一手的体验。在买车之前把看好的那几辆车都试驾一遍,彻底分析其中的利与弊之后再做决定,这个准没错儿。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偏见,来自于梦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
我们常常能看到人们对于四缸野马的偏见,比如“5.0V8才是野马,2.3T顶多算野驴。”这句话就常常在b站视频的弹幕或者微博的评论区中出现。
动人的排气声浪、平顺的加速感、深不见底的动力储备,使得V8是无数人的梦想。但当你在福特4s店里准备订车时,理智会告诉你,即使你有足够的资金,还是应该选择2.3T。
因为四缸比八缸更轻,操控更好,并且同样有限滑差速锁,同样能烧胎,比老款V8的扭矩也更大,加速成绩和V8差不多,完全符合最初MUSTANG这几个字母所定义的Ponycar——小马驹。
▲初代MUSTANG本身就只是一辆既廉价又能吸引妹子的Ponycar,而2.3T的MUSTANG很好的传承了这两点
再加上过高的进口关税、匮乏的玩车环境、日渐高涨的油价限制了V8在中国发展的道路。
这就有点像iPadPro,你可能不太需要一部自封为平板电脑的伪电脑,毕竟它功能性上和同价位的笔记本电脑相比要逊色很多,但其出色的质感会让你想要冲动一次,当你为它花光信用卡额度之后,就会后悔为什么没有买一台真正的电脑。
由此可见,理性消费观,在这个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变得更加重要。面多能够触及到的更多选择,在汽车这样一个大件儿上,谁都不想因为冲动而做出一个错误的选择。选择最理性和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解。
人们往往看到一辆稀奇古怪的车时,会发出“这车居然也有人买?”的感叹。但实际上,工程师在造这款车时做出的一系列决定的背后,一定有着一系列相对严谨的数据计算。
厂商决定推出这款车时,也一定是看中了其中的市场需求。车主决定买这辆车时,也一定有自己的购车原因。简言之,存在的一般都相对合理。
我曾记得某个汽车杂志社的主编说过,他们杂志社的人虽然都是很懂车的人,并且大部分人是热爱驾驶乐趣的车迷,但他们开的车确是各种各样的车都有。有全靠颜值和配置取胜的WEY,也有技术派的领克,有烂大街的朗逸,还有各种保有量极低的小众车。这群最懂车的人,开的未必一定是细分市场中产品力最高的车,但一定是比较适合自己的车。
我们在谈论别人的车时,怀有对车主一定的尊重是最基本的。我还记得在头文字D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当阿树想要效仿开86的拓海,却被人骗买到了SOHC8V的Levin时,那些开着S14、GT-R、EVO、RX-7的人都觉得他是傻子,反倒是拓海说:“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很好啊。”在我看来,这就是尊重。
所以,下次再有人说你的车不好的时候,只要告诉他:“还好,这车开着还行。”
粉丝福利
在车辙